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中國電力投資集團(中電投)6日與幾內亞政府簽署鋁業開發項目特許權協議,意味著其首期投資達60億美元的幾內亞鋁業基地開發邁出實質性一步,對中國鋁工業發展有重要影響。
中電投集團公司總經理陸啟洲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此次海外布局,對于打破國際鋁礦資源壟斷,解決鋁礦資源供應瓶頸,保持中國鋁工業可持續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陸啟洲說,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原鋁生產國,鋁行業是我國經濟建設的基礎性行業。但我國鋁土資源相對匱乏,預測儲量不足20億噸,已探明資源總量不足10億噸。有專家預測我國現有鋁土礦資源儲備只能用10年左右。按目前的格局發展,鋁土礦資源必將受制于人。因此,中國鋁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將別無選擇地實施“走出去”戰略,建立海外鋁土礦資源供應基地。
作為傳統的電力供應商,中電投近年來制定以電力生產為核心,拉動煤、電、鋁等多產業協同發展,從單一電力供應商向國際性能源服務集團轉型的“三步走”戰略。在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低迷,西方礦業巨頭普遍收縮戰線的時候,中電投逆勢出擊,最終在幾內亞獲得一個巨型優質鋁土礦開發權。2012年,中電投生產電解鋁277萬噸,氧化鋁260萬噸,居全國第二,世界第五位。業內人士指出,電解鋁是高耗能產業,身為電力供應商的中電投在這一領域有其他企業無可比擬的成本優勢。
資料顯示,中國鋁土礦對外依存度高且進口來源已經受到威脅,亟需建立海外原料供應基地,使進口渠道多元化。中國鋁土礦進口大部分來自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等國。據海關總署數據,2012年中國進口鋁土礦總量為3961.1萬噸,其中自印尼進口2790.1萬噸,比重達到70%以上。印尼政府于去年宣布將禁止原礦出口,對中國鋁企影響顯著,加速其在海外尋找替代資源。
業內人士分析說,中電投幾內亞鋁業項目為我國在海外首個完全自主掌控,獨資運營的特大型鋁礦開發項目。此項目對我國加快海外鋁礦供應基地建設,緩解國內鋁礦供應壓力,確保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另外,通過項目開發和運營,將幫助幾內亞礦產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推動幾內亞經濟社會發展。
根據項目規劃,中電投將在幾內亞博法地區建設一個工業園區,其中一期工程建設400萬噸年生產能力的氧化鋁廠,同時配套建設裝機容量不少于250兆瓦的電廠和年吞吐能力達800萬噸的深水港。在桑格雷迪地區建設一個礦山,一期年生產能力為1200萬噸。項目計劃2014年開工,2020年第一條氧化鋁生產線投產,此后根據市場形勢進一步擴大產能,使氧化鋁的年生產能力達到800萬噸。屆時,中電投幾內亞鋁業項目將成為全球最大、最環保的氧化鋁生產企業,幫助幾內亞把巨大的鋁礬土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