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政府12日召開常務會議,對節能和環保工作進行專題研究。會議決定,將把節能和環保目標納入該省經濟社會發展評價范圍和干部政績考核體系。
此前3天,全國節能座談會在濟南召開。這次座談會沒有像往常一樣,首先對會議召開地的相應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出席會議的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說:召開這次座談會,既是對山東省節能工作的督促檢查,也是對山東省一些好經驗、好做法的推介。
山東“經驗”與“教訓”
關于這次座談會的新華社通稿中提到:“濟南鋼鐵集團總公司成功開發了燃用低熱值混合煤氣的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解決了行業性的技術難題,探索出了一條鋼鐵企業熱能高效綜合利用的新途徑。濟鋼被確定為全國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和國家‘十一五’規劃重點建設的循環經濟示范單位。”
12日,《大眾日報》報道了山東省在節水方面的成績:“經濟連年兩位數高速增長,用水卻保持零增長率。我省加大對水的重復利用,萬元GDP耗水量下降到139立方米。”
然而,山東省在節能環保方面也有“難言之痛”。根據山東省統計局的數字,去年該省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1.83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了24.8%;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達到2.44噸標準煤,同比上升2.87%;按去年工業增加值計算,由于單位能耗的增加,多消耗了近500萬噸標準煤(見《第一財經日報》5月8日A1版)。
在此背景下,全國節能座談會放在山東省召開,山東上下自然重視有加。
節能目標責任制
山東省此次決定,在節能和環保工作方面,首先要明確目標任務,強化考核。要把節能和環保目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范圍和干部政績考核,把指標分解落實到各市縣、有關部門、企業等基層單位。同時,要定期公布各市和主要行業的能源消耗、污染排放情況,讓社會和群眾監督。完不成目標任務的,要追究包括領導同志在內的有關人員的責任。
在前述座談會上,曾培炎提出四點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抓緊建立節能目標責任制和評價考核體系。山東省此舉,正是對這一要求的落實。
山東省統計局認為,導致山東工業能耗總量和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水平上升的最重要原因,是山東高耗能工業的快速擴張。為此,該省決定,“十一五”期間要把降低單位產品能耗作為考核1000戶重點用能企業的主要節能指標。今年的節能目標是單位產品能耗比去年下降5%左右。并且,從今年下半年起,山東將每季度通報一次1000戶重點用能企業單位產品能耗情況,以接受社會監督。
此外,曾培炎在座談會上還提到,電網企業要實行節能調度,讓節能機組多發電,高能耗機組少發電直至不發電。這句話對山東來說也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山東省統計局認為:“山東省電力生產以火電為主……一些大企業建設了自備電廠,這些自備電廠和早期建設的機組,發電臨界值低,單位發電耗煤高,電力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比較突出。”
為此,山東省決定,今后將優化發展燃煤火電,積極發展核電和抽水蓄能電站,適度發展燃機電站,規范發展熱電和綜合利用電廠,嚴禁發展純凝小火電;重點發展600MW及以上高參數、大容量、超臨界機組和300MW級供熱機組,逐步發展超超臨界機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