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二屆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落幕,低碳發展成為論壇討論焦點。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研究員陳健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碳排放管理標準將在今年內發布,屆時將陸續發布針對產品、行業以及通用型碳排放標準,為未來碳排放相關交易和法規提供技術標準參照,這標志著全國層面碳排放工作進一步落實。而據此前消息,電子電器制造行業將成為節能減排重點領域。
“目前,碳排放標準主要由地方規定和發布,國家層面的統一標準缺失。” 陳健華說,近期全國碳排放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將成立,而今年會推出國家層面標準,針對不同對象,發布相應的產品、行業以及通用性碳排放標準。
《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已于3月19日出臺,成為國內首部規范碳交易的地方性法規。按照《辦法》規定,任意一年的碳排放量達到3000噸二氧化碳量以上的深圳企業將納入碳排放管控單位,實行碳排放配額管理。逾期未補交與超額排放配額的企業,將面臨半年以來深圳碳市場交易平均價格的3倍處罰。
目前,深圳有635家企業納入碳排放管控單位。據深圳碳排放交易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平均交易價每噸70元計算,有2萬噸配額缺口的企業,將被處以420萬元的高額罰款。
陳健華介紹,碳排放配額核定,就與企業碳排放標準相關。另外,雖然國家逐步傾向制定自愿性標準規范,但是全國性碳排放標準還是為強制性規定提供相關基礎參考。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副巡視員孫楨本月肯定了碳排放交易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并表示相關部門正在抓緊制定碳排放交易法律體系。
在名為“低碳制造與綠色供應鏈國際研討會”主題論壇上,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國內履約處處長蔣兆理介紹,目前終端消費電子電器能耗和碳排放還是比較高的,在這些制造企業中推行節能減排,對實現國家層面上降耗目標非常重要。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下屬的中標能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安敏,介紹了中國家電行業低碳制造與綠色供應鏈管理項目。他表示,格力電器、青島海爾和美的集團的參與將形成示范效應,帶動全行業節能減排整體發展。海爾副總裁暨供應鏈總經理林進財稱,企業將從設計、制造、服務以及經營著手,打造綠色供應鏈,實現節能減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