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湖北省將完成150萬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和450萬平方米的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但這遠遠不是盡頭。昨日從省住建廳獲悉,初步估計我省具有節能改造價值的建筑大約為1億平方米,蘊藏數億元的巨大商機。
1億平米改造存大商機
省住建廳日前發布《湖北省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技術指南》介紹,2010年,全省城鎮既有民用建筑面積9.46億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為6.5億平方米,公共建筑為2.96億平方米。
其中,除了近年來城鎮地區新建的約2億平方米建筑在執行節能標準頒布后新建,大量的存量建筑普遍缺乏節能措施,空調采暖能耗浪費大,室內舒適性較差。
《指南》指出,初步估算,其中具有節能改造價值的建筑大約為1億平方米,具有巨大的節能改造潛力和市場。
居住建筑可享受補助
《指南》明確,公共建筑方面,重點對國家機關辦公建筑、醫院、賓館和商場等大型公共建筑實施節能改造。選擇項目時,公共建筑的能耗指標應明顯高于當地平均水平,且10年之內不會被拆除。
而居住建筑的基本原則是窗改為主,包括建筑外門窗、遮陽、屋面及外墻保溫節能改造。資金籌措上,主要由受益居民及產權單位投入。
中央財政對2012年及以后開工實施的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項目給予補助,綜合改造的補助標準為20元/平米。《指南》還明確了門窗、遮陽、外墻等方面的詳細技術指標和財政補貼申請程序。
或催生建筑改造新市場
武漢建設大廈是在原來的普通建筑基礎上,進行大廳及屋頂結構改造、室內外裝飾改造、暖通空調等改造而成的“三星”綠色建筑,據網上公開的中標信息顯示,該大廈面積約25000平米,綜合改造中標價為3043萬元,可見,既有建筑改造也是一塊不小的商機。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建筑建設單位以新建為主要業務,但新規將既有建筑改造規范化、標準化后,或將催生新的市場,尤其是實施財政補助后,可能會吸引更多企業轉向既有建筑節能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