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2日從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獲悉,該省已研發出針對燃煤機組的全過程實時在線監測系統,今年底將實現脫硫脫硝監控“全覆蓋”,可使江蘇電力生產行業年均節約標煤約800萬噸。
燃煤發電機組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是我國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為控制大氣污染物排放,國家要求燃煤機組安裝脫硫、脫硝、除塵等環保設施,并配套建立電價補償政策。但部分電廠出于運行成本考慮,違規降低環保設施投運率。近期,國家環保部通報19家企業環境違法事件,暴露出長期以來缺乏對燃煤機組環保設施運行過程的實時監管。
據江蘇省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其所屬科研單位在國內率先研發出全過程實時在線監測系統,通過對每臺燃煤機組約2000個采集測點每10秒一次的數據監測,利用電力調度網絡遠程傳輸數據,實現對脫硫脫硝等環保設施運行情況以及排放物指標的24小時遠程實時監控和大數據分析。該系統數據與環保、物價等部門共享。
截止目前,該系統已實現對江蘇全省689臺、約7000萬千瓦燃煤機組的實時監測,脫硫設備覆蓋率已達到100%、脫硝設備覆蓋率在年內也將達到10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平均排放濃度分別較投運該系統前下降91%、68%、67%。按這一比例推算,在脫硫脫硝監控“全覆蓋”后,江蘇電力生產行業年均節約標煤將達約800萬噸,折合減排二氧化硫1.16萬噸、氮氧化物2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