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9月29日從中廣核集團(以下簡稱“中廣核”)獲悉,9月29日正值中廣核成立20周年。據公開信息統計,20年來,中廣核提供的清潔能源上網電量累計已經超過5800億度。經過20年發展,如今中廣核已是中國核電行業主力軍,承擔了我國64%在運核電機組的生產運營和51%在建核電機組的工程建設。
截至2014年8月底,中廣核擁有在運核電機組11臺,裝機容量1162萬千瓦,核電安全運行業績持續創優,安全業績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擁有5個在建核電基地,共13臺機組,裝機容量1550萬千瓦,是當前全球最大的核電建造商。
中廣核新聞發言人胡光耀表示,未來,中廣核將進一步按照市場化要求,強化服務意識和價值創造意識,更加注重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實現建設國際一流清潔能源企業的目標。
而在風電、太陽能、水電及鈾資源方面,中廣核亦有不菲業績。
信息顯示,截至目前,中廣核在風電方面,擁有在運裝機500萬千瓦,排名全國第五,實現風電開發建設、運營管理的集約化和標準化。太陽能發電方面,擁有在運裝機50萬千瓦,正在建設國家級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研發中心和我國第一個大型光熱發電項目。水電方面,擁有權益裝機500萬千瓦,控股在運裝機150萬千瓦。中廣核非核清潔能源板塊已成為中廣核發展的“第二駕馬車”。
在核燃料領域,中廣核所屬全球儲量排名第三的納米比亞湖山鈾礦項目已正式開工,是目前我國在非洲最大的投資項目。
此外,為進一步增強市場化競爭力,中廣核正積極推行市場化改革,在資本市場進行戰略布局。除核燃料業務已通過中廣核礦業(01164.HK)實現上市外,中廣核核電資產也已通過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文件。同時,作為中廣核開發及運營非核清潔及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全球唯一平臺,中國廣核美亞電力控股有限公司(01811.HK)將于今年10月上旬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開始掛牌交易。
而在中國核電“走出去”已成為國家戰略背景下,中廣核亦成為中國核電“走出去”戰略的積極踐行者。據中廣核介紹,規模和業績、技術和人才、體系和機制,以及產業鏈優勢,是未來中國核電走出去的四大優勢,無論是核電安全、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工程建設和管理等方面,中國核電都具備了走出去的條件。
胡光耀表示,未來10年,將以“華龍一號”作為中國核電“走出去”戰略的國家重點品牌,按照“循序漸進、風險可控”的原則,積極布局國際市場,帶動我國裝備制造、工程建設與管理、技術服務等隊伍“走出去”,實現高端能源領域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