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青島市政府同意,市發改委日前印發《青島市低碳發展規劃》(2014年-2020年)。規劃提出,我市將把握低碳產業革命的重大機遇,努力實現綠色低碳發展轉型,建設低碳型宜居幸福城市。該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2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增長到3%,森林覆蓋率達到40%以上。到2020年,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50%,比2010年下降37.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森林覆蓋率達到45%以上,力爭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
該規劃按照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工作要求,根據《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等規劃和指導文件,結合我市實際編制而成,主要闡明我市低碳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規劃期為2013年至2020年,是指導全市低碳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低碳產業規模不斷發展壯大。規劃提出,到2015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2%。能效評價、清潔生產審核、節能減排技術推廣和能源管理等低碳服務業初具規模。到2020年,形成低碳產業聚集區,構筑低碳產業體系,低碳產業在經濟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低碳技術創新能力大大提升,開發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產生一批國際知名的低碳品牌。
低碳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到2015年,初步建立溫室氣體排放統計、監測和核查體系,籌建區域性碳排放交易市場。到2020年,建立促進低碳發展的制度框架和長效運行機制,形成較為完善的低碳政策體系,包括政府決策機制、跨部門協調機制、資金流轉機制、信息共享機制、市民參與機制和輿論監督機制等。建成區域碳排放交易中心。
低碳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形成。到2015年,低碳技術應用范圍和規模不斷擴大,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的低碳意識大大增強,形成促進低碳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到2020年,通過低碳試驗試點,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低碳區、市、鄉鎮、園區、企業和社區;拘纬傻吞及l展占主導地位的經濟發展方式,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成為市民的自覺行為。形成富有特色的低碳城市發展模式,率先建成我國低碳發展的先行區、綠色發展的示范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