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邢臺市舉全力、出重拳、使硬招,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加快能源結構調整,確保重大污染天氣明顯減少,城市居民生存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截至10月26日,邢臺市區空氣質量二級及以上天數達70天,超過去年全年32天。
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大幅削減污染物排放量。邢臺市區周邊25公里內分布著133家鋼鐵、水泥、玻璃、電力和化工等高耗高排企業。工業企業的污染物排放,是造成邢臺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對此,今年該市推動2764家工業企業于9月30日前全面實現了達標排放;對市區及周邊13家重點大氣污染企業的20個廢氣排放口,實行了遠程視頻監控。著眼從源頭上遏制新污染源的產生,該市對市區周邊30公里范圍內可能影響環境空氣質量的煉焦、鋼鐵及鋼鐵產能配套、有色金屬冶煉等14類新上建設項目,一律不予審批。今年以來,該市已壓減鋼鐵產能185萬噸,淘汰玻璃落后產能1712萬重量箱,關停煉焦產能100萬噸。
大力治理燃煤污染,加快推廣使用潔凈型煤。開展大氣環境治理以來,全市已拆除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1273臺,其中今年拆除534臺。目前市區天然氣管網及集中供熱范圍內的燃煤鍋爐已全部拆除,剩余的15臺燃煤鍋爐,將全部使用潔凈型煤。該市全面加快了型煤廠建設。全市17家型煤企業已全部開工建設,11家企業已投入生產。到年底,基本實現每個縣(市)建成一個型煤配送中心或由型煤配送中心進行型煤配送,比我省確定的到2017年全面完成潔凈型煤生產配送工作提前了3年。年底前,主城區及周邊地區、其他縣(市)城區及城鄉接合部,將率先實現潔凈型煤替代原煤散燒。截至10月8日,該市已推廣銷售潔凈型煤11373.5噸。
對煤炭準入和使用設立“紅線”。凡在該市銷售的散煤硫份不得高于0.6%、灰份不得高于16%,并在入市交通要道設立了煤質監測站,由質監、公安、環保等部門組成的綜合執法隊伍實施執法檢查,嚴禁企事業單位和個人使用劣質煤。
嚴格控制揚塵污染。著眼有效抑制施工造成的揚塵污染,邢臺市對每個建筑工地都制定了專項治理方案,并設專職機構進行專人管理。同時建立遠程監督管理平臺,對建筑揚塵實行24小時不間斷監控。目前市區實施監控工程項目233個,配備專職揚塵治理員968人。該市還從路面保潔和廢棄物處理、站場建設、施工機械車輛防塵、施工現場控制等方面入手,制定了16項工作標準,對灑水、硬化、苫蓋、施工工藝作出嚴格規定,大大減少了揚塵產生。
為減少汽車尾氣排放,邢臺市今年已淘汰“黃標車”和老舊機動車2512輛,并進一步加快了市區營運車輛“油改氣”步伐。目前,邢臺市2863輛出租車和117輛油罐車已全部完成“油改氣”,并啟動了貨運車輛“油改氣”工作。年底前,全市將投放700輛天然氣環保公交車,目前已有400輛投放使用。
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今年以來,該市謀劃實施了28個與大氣污染防治關聯密切的節能、煤改氣、余熱余壓利用、清潔生產、秸稈綜合利用、節能環保產業等項目。項目全部建成后,年可減少煤炭消費45.5萬噸,減排二氧化硫2040噸、煙(粉)塵1037噸、氮氧化物1303噸,每年綜合利用秸稈15萬噸。
為支持環保產業發展,邢臺市還制定了項目審批、土地指標、資金扶持、稅收減免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同時,由市發改委牽頭,成立了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不定期召開節能環保產業對接會,組織有意投資的企業和縣(市、區)對接。目前,沙河市政府已與中國建材國際工程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建設節能減排研究中心,開展玻璃窯爐低溫脫硝技術研究。目前,該市正在抓緊建設43.5萬千瓦光伏電站和分布式太陽能發電、一條天然氣主輸管道,以及平鄉凱盈1×30MW生物質發電等一批環保產業新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