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偉大的民族不一定要贏在出發的起點,但一定要贏在變革的拐點。18日上午,由第一財經研究院與通用電氣(GE)公司共同舉報的“能源的未來——贏在新時代的拐點”高峰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現有的能源供給和消費模式已難以支撐經濟持續的高速增長,尤其是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的矛盾日漸突出。無論是從環境保護還是能源使用效率來看,中國的能源結構已走到了亟需調整的拐點。
未來我們怎樣能夠突破傳統的能源格局? GE全球高級副總裁、GE發電與水處理業務總裁兼CEO斯蒂夫?伯茲表示,人們需要更方便、更穩定、更低價而且可持續的能源供應,大數據在智慧型機器中的應用、天然氣時代的來臨、以及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解決方案的不斷發展正在成為能源改革的關鍵。
國務院研究室綜合研究司副司長范必認為,我們在思想觀念上要有所調整,應該認識到油氣代替煤炭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雖然能源的更替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是應該看到這是大勢所趨。新型城鎮化明確要建設生態中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我們還要看到這一輪全球經濟的變化,美元升值、油氣價格下降帶給我們的機會。油氣價格下降能夠給經濟發展帶來一輪新的紅利,也會提高一個國家的競爭力。美國之所以能夠出現再工業化,提高制造業的生產力,正是得益于能源價格的下降。
很多專家表示,我們在體制上也要改革。范必指出,中國的油氣市場應當走向更加開放。中國的油氣市場應當走向更加開放,從區塊勘探開發、區塊出讓流通環節,再到最終用戶的使用環節,整個產業鏈都應該進行市場化改革。這與很多國家在油氣領域自由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是一樣的。國家能源局油氣司副司長楊雷認為,能源改革的關鍵的不僅僅是技術、資金,更重要的是體制,我們應該用市場化改革的方法促進頁巖氣革命。
論壇圍繞中國未來的能源道路選擇,就相關政策法規、價格體制、能源消費模式的轉變、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展開了深入的討論。與會者一致認為,美國頁巖氣革命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對于未來的能源格局產生重大的影響。全球能源格局供需關系的變化給我們創造了一個機會,希望中國抓住這個機會,實現拐點上的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