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有關部門獲悉,由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領銜的《中國低碳城市建設報告》日前發布,全國低碳城市十強排行榜出爐,合肥、廣州、南京排名前三,福州、上海、青島、大連、北京、濟南、廈門進入前十。
目前,我國正處于快速城市化進程中,不同類型的城市如何實現各自的“低碳化生存”,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研究課題。對此,中國科學院城市低碳發展指標體系建立了“低碳城市”發展的五個目標,即經濟發展、設施完善、智慧低碳、環境宜居、防災安全。針對這五項目標,該指標體系同時建立了城市評價的五個領域,主要包括城市的經濟社會特征、基礎設施建設特征、城市能源消耗特征、城市交通運輸和城市環境影響特征。
記者從大連市發改委了解到,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基本國策,積極推進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開展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工作。
強力推進節能降碳,加快建設“兩型”社會。我市不斷強化重點領域節能管理。抓好工業領域節能,對重點用能企業實施了節能監察和檢測;積極開展“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的推廣工作。持續推進建筑領域節能,確立了“十二五”期間,完成新建綠色建筑250萬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600萬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公共機構辦公建筑節能改造30萬平方米的目標任務;啟動了大規模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工作。積極開展交通領域節能,成功申報國家2013至2015年新能源汽車示范城市試點,積極推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在交通行業中的推廣與應用;積極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老舊營運車輛;著力推動港航業轉型升級,積極探索甩掛運輸節能方式。深化公共機構節能,2013年公共機構人均能耗同比下降4.32%,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同比下降3.65%。同時,進一步深化節能科技研發,加強節能能力建設,認真落實各項經濟政策,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深入推進循環經濟發展,著力構建循環型社會。積極申報中日韓循環經濟示范基地。全力推進國家循環經濟試點示范項目建設,積極組織申報國家循環經濟試點,積極推進城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工程建設,積極推動再制造試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再生資源利用產業集聚發展,大力推進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大連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靜脈產業類)開發建設,積極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不斷加強水資源節約,積極創建水生態文明城市,深入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積極推進建筑領域資源綜合利用,新型墻體材料發展應用上了新臺階,粉煤灰綜合利用工作穩步開展。有效推進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
加大環境保護力度,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力度,全面實施藍天工程建設,強化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建立環境空氣重污染日應急指揮機制。著力推進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加大水源地保護力度。
扎實做好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探索低碳發展之路。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基礎研究,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提高全域碳匯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