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北京迎來又一個"霧霾天",而這也成了中國環保部部長陳吉寧當天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到的第一個問題。
在記者會上,這位新上任的環保部長給出了一串數字,電力行業脫硫脫硝裝置容量占比達到95%和82%,3.6萬平方米鋼鐵燒結機新增煙氣脫硫設施,淘汰燃煤小鍋爐5.5萬臺……
在世界各國仍然為減排指標討價還價的時候,中國正在不斷加強對環境治理的投入。陳吉寧說:"沒有哪個國家在這么短時間里,用這么大的工程治理霧霾".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關于節能減排、環境治理的內容讓人印象深刻。
2015年,中國政府為自己設定了更加嚴格的目標,實現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要降低3.1%以上,對于國內的燃煤電廠要推動"超低排放改造",促進重點區域煤炭消費零增長,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別減少3%左右和5%左右。中國還將加大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提高油品標準和質量,全部淘汰2005年底前注冊運營的黃標車,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將進一步擴大。
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瑤認為,繼《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提出新的目標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一系列新措施的釋出,可以看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對于節能減排的決心,對于確保目標實現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些舉措將使中國在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上掌握更多的話語權,推動大會取得更大的成果。
在去年11月發布的《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中國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到達峰值且努力早日達峰,并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20%左右。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此舉為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達成新協議作出了重要貢獻。
陳吉寧在記者會上表示,今年中國將采取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法、強化社會參與等四項措施,來加強大氣保護,還要舉辦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的年會。
2012年,中共十八大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大建設并列的高度,隨后節能減排、治理污染等一系列措施開始快速強化。2015年,在排放進一步減少的同時,將有更多的生態工程推進實施。
但未來的挑戰仍然十分艱巨,在中國重要的煤炭產區安徽省淮南市,煤電工業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壓力。市委書記沈強說,2014年淮南市煤電工業增加值為30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76%,"可以說經濟是極為依賴煤電工業的".
天津科技大學能源環境與綠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孫振清說,中國能源的消耗量在世界上占的比例比較大,煤炭消耗量將近全球的百分之五十。像李克強總理所說,需要艱苦卓絕的努力,"艱苦卓絕"這個詞常常在形容戰爭時才使用,未來的任務是非常艱巨的,但中國的決心也是十分堅定的。
王瑤說,在財政投入普遍收緊的情況下,進行大規模的燃煤電站改造、推進重大生態工程建設等一系列措的落實,必須繼續完善第三方治理、社會資本參與等相關機制,利用市場、金融手段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
在中國最大的電解銅生產基地安徽省銅陵市,市委書記宋國權說,銅陵也是重要的硫磷化工、水泥生產基地,2013年銅陵市被列為第一批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創建市,一直在努力探索應用新的手段,包括將PPP模式廣泛運用于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項目、全面實施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用于污染治理領域。未來各項措施還將進一步加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