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電機節能補貼、金融擔保擴大試點、引入“外援”企業,多措并舉推動綠色制造落地。
廣東“電機能效提升今年要完成年節能18萬噸標準煤,清潔生產可實現節能約6萬噸標準煤,加上非工領域節能30萬噸標準煤……”3月16日下午兩點,市經信局節能與循環經濟科辦公室里不時響起做“加減法”的聲音。“這個星期馬上要召開全市節能減排的動員大會,今年節能減排工作形勢依然嚴峻,有硬骨頭要啃。”一位市經信局節能科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2015年,是貫徹省下達東莞市“十二五”節能總任務,以及國家節能減排財政綜合示范城市建設攻堅克難的一年。記者了解到,東莞將通過狠抓電機能效提升,擴大金融擔保試點,引導“兩高一低”企業全面退出水鄉,積極引入國內外知名節能環保企業等行動,推動綠色制造落地東莞,推進節能工作向縱深開展。
2015年企業補貼將達3.3億元
電機能效提升是去年東莞市節能工作重中之重。按照要求,到2015年底,東莞市累計將完成電機能效提升及注塑機節能改造總功率180萬千瓦,累計年節電量約9億千瓦時,相當于約30萬噸標準煤。為此,東莞市出臺了《東莞市電機能效提升工作方案》、《東莞市電機能效提升補貼實施細則》,省、市兩級補貼資金合計將達到3.3億元。
“目前來看,東莞市電機能效提升總體推廣量和資金的撥付量,位居全省第一。”市經信局節能與循環經濟科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在去年12月和今年2月,市經信局已經先后公示了兩批節能改造補貼資金,共有160個項目分得超過8300萬資金。“今年的補貼才是大頭,我們將每季度進行匯總并實施資金撥付。”該負責人稱。
補貼到位,莞企對電機節能改造動力就更足。東莞玖龍紙業有限公司是前兩批名單中最大的受益者,補貼金額超過2000萬。該公司副總經理、節能總監趙海鵬說,公司計劃淘汰在用低效電機、實施電機系統節能技改功率為13萬千瓦,更換電機總計1751臺。“去年已經年完成9萬千瓦,更換電機1121臺,今年還將完成4萬千瓦,更換電機630臺。”
“經第三方權威機構對改造前、后能效數據的現場測試,電機更換、改造后綜合節能率達到5%~7%左右,預計年節電量5140萬千瓦時。”如果每度電0.8元計算,至少為企業節省4000萬元,同時將減少設備故障、降低維護成本,提高設備運行率。
市經信局節能科相關負責人稱,該局今年已經成立了電機能效提升專項工作組,將嚴把核查報告的質量,每月匯總分析全市及各鎮街的進展情況并進行通報,督促各鎮街加快工作進度,以此狠抓電機及注塑機節能改造。
推動至少50項目開展新模式
今年,金融與節能工作的機制創新也將是一大亮點。按照市政府去年底印發的《關于促進節能服務與金融產業融合,加快推進節能減排典型示范項目建設工作方案》,東莞將通過市財政設立擔保補貼和風險補償專項資金的方式,鼓勵引導銀行等對節能技術改造項目進行擔保,構建金融機構參與節能技術改造的合同能源管理新模式。
據悉,市財政為此設立安排600萬元專項資金,對電機能效提升及注塑機伺服節能改造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開立保函的金融機構進行補貼。按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擔保金額的3%予以補貼,單個項目補貼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同時,市財政在“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國家預撥獎勵資金中,累計安排2000萬元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風險補償資金。因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開立支付保函發生風險損失的,市財政在不超過各金融機構實際開出保函總額的10%限額內,據實給予風險損失補償。
浦發銀行東莞分行已經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金融機構。“我們會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進行專項擔保和信貸,一旦用能企業不能給節能服務企業償付資金,將由我們來負責賠付。同時,市財政將拿出2000萬元的項目風險補償資金,我們就可以將授信額度放大到10倍,達到2個億,從而有力解決企業后顧之憂。”試點合作單位浦發銀行東莞分行負責人稱。從去年11月起,該銀行就已經開展新合作模式。
“今年,我們將加快推進金融擔保試點,將推動至少50個項目以合同能源管理金融擔保的新模式開展。”市經信局節能科人士稱,將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廣”的原則,在電機能效提升領域大力推廣上述新模式,進一步明確相關實施細則,擴大試點銀行范圍,并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優化完善政策措施,爭取形成可復制的成功模式后全面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