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徐華清表示,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未來必須著力把握低碳發展規律,明確“三步走”的中長期碳排放控制戰略目標。他介紹稱,首先是要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幅降低碳排放強度,這是中國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方面邁出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圍繞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要從碳排放強度轉向碳排放總量控制,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方面邁出實質性的一步;第三步,在控制碳排放總量、大幅度降低碳排放強度的基礎上,要盡快實現碳排放峰值的到來。
從“三步走”的進程來看,中國的碳排放強度在2020年前大幅度下降已經是相關政府規劃中明確提出的目標,現階段甚至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重點應該是控制碳排放總量的同時繼續降低碳排放強度。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王毅稱,“我國‘十三五’期間碳排放總量控制目標的量化已有比較充分的依據。結合經濟發展目標以及逐步強化的大氣污染防治目標,可以確定一個碳排放總量的范圍。”而這也恰恰符合于去年提出的能源革命的相關要求,將會在減碳方面做出更好的成績。
控制碳排放對于緩解大氣污染狀況有著巨大的作用,兩會結束后的霧霾天讓人們對碧水藍天有了更強烈的渴望,因此減碳已成為大勢所趨。目前,全國碳交易市場正在有序推進,也將于“十三五”期間建成全國性的碳交易市場,相信在一系列的政策以及措施的扶持下,中國的減碳行動會取得更加明顯的成效,也會為中國2030年左右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奠定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