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在3月15日舉辦的記者會上再次提到互聯網+和環保。李克強總理指出,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財苑),會使中國經濟飛起來;要向霧霾等污染“宣戰”,不達目的決不“停戰”。不管是能源互聯網的興起還是治霾決心,都為我國能源轉型指明了方向,這其中包括能源互聯網的興起、新能源發電占總發電量比重的增加,電動汽車的大力推廣和跨區域輸電線路的修建等。
能源互聯網是架構在售電側和用戶側的大數據管理平臺。電力體制改革,在發電側和售電側形成有效競爭,在輸配電價與發售電價在形成機制上分開,同時促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積極發展分布式能源,為能源互聯網的形成在售電方形成有效的電力供給;在用戶側,電動汽車充電樁,工商業節能,碳減排和居民節能的需求形成了更加多樣化的用戶需求。能源互聯網能夠利用智能電網技術和大數據來實現售電側和用電側的動態平衡。
新能源汽車地方補貼出臺,行業景氣度有望保持。江蘇省2015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細則出臺,細則明確純電動乘用車按軸距最高每輛補貼2.4萬元,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每輛補貼1.4萬元。在充電設施補貼方面,按充電功率對充電設施予以補貼,交流充電樁每千瓦800元,直流充電樁每千瓦1200元。我們認為此次補貼力度退坡力度符合我們的預期,我們維持201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啟動的觀點不變,政策的推出將有利于江蘇省境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能源安全和能源結構的轉型需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而大力發展風電、光伏和生物質發電也是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重要內容。要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我們預計風電光伏的年均新增裝機要分別達到20GW和16GW,風電光伏也將由補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