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發改委獲悉,今年一季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5.6%,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繼續保持較快下降。
據了解,截至目前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工程投資145億元,其中重點行業大氣污染治理和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工程投資85億元,燃煤鍋爐節能環保提升、余熱余壓利用等工程投資52億元,秸稈綜合利用投資16.8億元。
產業結構更趨優化
一季度,不同產業增速有快有慢,產業轉型升級保持良好勢頭。“快”的是,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比第二產業快1.5個百分點,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6%,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4%,裝備制造業增長7.7%,分別比工業增速快5個和1.3個百分點。
“慢”的是,高耗能行業生產增速放緩,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電力等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7.6%、4.2%、11.5%和1.2%,增速分別回落2.3個、2.7個、3個、2個和2.4個百分點。大多數高耗能產品增速放緩,其中水泥、焦炭、平板玻璃、燒堿等高耗能產品同比下降3.4%、2%、6%和1.2%,分別回落7.4個、1.6個、7.7個和13.2個百分點;乙烯、鋼材產量同比增長4.5%、2.5%,分別回落0.8個和2.8個百分點。
節能環保產業加快發展
在國家一系列節能減排、治理環境污染政策引導下,節能環保產業整體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節能服務業企業數量、從業人員、產值分別為5125家、56.2萬人、2650.4億元,比上年增長5.6%、10.6%、23%。
“節能環保重大技術有所突破,部分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一些先進成熟的技術紛紛涌現。”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比如,天津某公司利用發電余熱和部分低品位抽汽淡化海水,年生產淡水6570萬噸,不僅實現火電生產的淡水零消耗,而且向周邊地區供水。
再比如,神霧集團2014年簽訂節能訂單78億元。神霧集團在內蒙古電石生產線節能改造項目6月底完工后,按年產9.7萬噸電石計算,年節能量為4.5878萬度電,折合標煤1.514萬噸,由節能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達到1669萬元。在新增4.3萬噸電石產能的同時,還生產焦油、硫磺等副產品,每年產生的節能效益總金額預計可達7576萬元人民幣。
“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大政府投資引導力度,盡快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發揮資金杠桿作用,加大對節能減排的支持力度。”上述相關人士表示,充分發揮法律的規制作用和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深入推進節能減排,確保實現約束性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