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會最近一份針對本市年能耗在5000噸標準煤以上的111家重點企業的問卷調查顯示,在有關部門的努力推進下,節能降耗的理念、指標已被許多企業熟知、接受,但不少企業對自身能耗降低潛力并不抱樂觀態度。
七成企業對自身潛力不樂觀
調查發現,由于行業不同,能耗占生產成本的比重也不同,主要規律是:能源、化工、制造業等制造類企業能耗百分比較高,而服務業能耗百分比則較低。
調查顯示,有關部門推進節能降耗工作已收到初步成效。關于“十一五”期末全市單位GDP綜合能耗下降20%左右的目標,以及各企業能耗下降目標,絕大多數企業都表示“了解”或“聽說過”,只有1.8%的企業表示“不太清楚”。對國家和上海市有關節能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政府規章,75.7%的企業表示很了解。在建立能耗統計制度方面,分別有94家和11家企業建立了統計月報制度和統計季報制度,占94.8%。
即便如此,各被調查企業卻對單位產值能耗降低的潛力不抱樂觀態度:有77家企業覺得自身能耗降低的潛力在10%以下,占69.4%;有27家企業認為能耗降低的潛力在10%到20%之間,占24.3%;僅6家企業認為能耗降低潛力超過20%。
企業反映節能關坎重重
調查顯示,企業推進節能降耗,面臨著四道坎。
“我們想對老、舊、耗油高的車輛進行更換,可是缺乏資金!惫还镜臒o奈也是不少企業普遍遇到的一個問題———缺乏節能資金。一些企業在問卷中反映,他們也希望能將節能降耗工作推進下去,但由于缺乏資金,硬件設施、專業技術等得不到提高,節能降耗的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道坎是缺乏節能技術。一些企業提及,因為沒有技術和經驗,以致節能降耗效果低,同時也浪費了資源。
缺乏節能相關信息也困擾著不少企業。部分企業認為本單位節能降耗工作是在“閉門造車”,他們迫切需要及時獲得節能方面的信息,同時也希望能和同行企業的相關人員交流節能降耗的工作心得。
還有部分企業苦惱缺乏自主權。調查發現,大型集團的下屬公司無自主權,節能項目須經上報批準后才能實施。這樣一方面減慢了節能工作的進度,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為上級企業對具體情況不了解而影響結果。
代表建議細化政策措施
針對這些情況,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建議,有關部門的政策措施還應針對企業的實際困難進一步細化。
有代表提出,政府可專門構建一個關于節能降耗的論壇,通過企業實名注冊,一方面將政府最新政策和消息及時發布出去,另一方面也能實時了解各企業關于節能降耗工作的動態,同時也為企業間交流提供平臺。
有代表帶來企業的心聲:針對各企業對節能問題提出的種種意見和建議,市政府有關部門可通過調查和座談會等形式,掌握企業在節能降耗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和不足,通過積極的政策措施,對不同的行業分別實施不同的資金、技術和政策方面的支持與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