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行業經過“十一五”、“十二五”的高速發展,到目前全國產能已達到1.24億噸,產能、產量均居世界第一,占世界硫酸總產量的39%。2014年全國硫酸裝置開工率約為74%。由于硫酸是化肥、化工、紡織、鋼鐵、輕工、有色金屬、石油等各行業不可或缺的基礎產品,需要更充足的產能適應工業發展的需求,目前產能有25%左右余量,產能基本合理。
“十三五”時期,硫酸產能將隨著需求的緩慢增長而繼續呈個位數增長。有色金屬項目的建設和改造將增加冶煉氣制酸產能1000萬噸以上,這部分產能將在“十三五”后期形成實際產量。硫黃制酸因能源需求、復肥異地建設需求將有微量發展,硫鐵礦制酸將隨硫礦資源供給而發展,各種原料制酸將基本維持目前的格局,并繼續向冶煉酸傾斜。冶煉酸企業、化肥企業、用酸量大的化工企業應積極走酸肥結合、酸化結合之路,以擴大冶煉酸的規模,規避國際硫黃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
“十三五”時期,硫酸行業要以節能環保為發展主題。“十二五”末,硫酸行業在基本普及了高中溫位余熱回收的基礎上,成功推廣了硫黃制酸的低溫位熱回收技術,余熱利用率從65%提高到95%左右,噸酸產汽量提高到1600~1700千克。“十三五”時期,硫酸行業節能工作進入深度攻堅階段,大中型硫鐵礦制酸的低溫位余熱回收將是重大課題。今年,我國實現了首套礦制酸低溫位熱回收裝置的試點和鑒定工作,后期將向大型礦制酸裝置、冶煉制酸裝置推廣。同時,對已建成的硫黃制酸低溫位熱回收系統要以新技術、新材料進行改造,縮小與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差距。
“三廢”治理要上水平。2013年10月1日硫酸行業已全面實施污染物排放新標準,硫酸尾氣二氧化硫的排放標準從860毫克/立方米降到400毫克/立方米。2015年,按硫酸全行業能力計,約60%以上產能的二氧化硫排放可達新國標,而在廢水中砷、重金屬污染的治理方面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十三五”時期,硫酸行業應以90%以上產能尾氣排放達標為首要任務,同時提高硫的回收水平;進一步深入研究國內催化劑制造技術,提高國內釩催化劑質量,適應低成本硫酸生產的需求。要重視礦制酸、冶煉氣制酸的污水治理,推廣創新技術,提高水的循環利用率,爭取50%的裝置做到零排放。要提倡高品位硫礦入爐,提高鐵礦渣的回收率。要以經濟手段使一批裝置工藝落后、污染嚴重、能耗高、原料結構不合理、產品無出路、經濟效益差的裝置逐漸被淘汰,淘汰落后產能500萬~1000萬噸,使達標企業產能從60%提高到80%,基本解決“三廢”防治問題。
此外,開發國內硫資源、減少對外依存度,是“十三五”時期硫酸行業的一項重要任務。一是對低品位硫礦以新技術進行選礦;二是以新型脫硫劑、新的脫硫技術有效回收煤炭中的硫資源;三是提高石油精煉脫硫、天然氣凈化脫硫的回收率;四是推進礦制酸企業與硫酸法鈦白企業的合作,充分利用硫酸亞鐵的硫、鐵資源;五是開發創新磷石膏制酸新工藝,充分利用磷石膏的硫資源。通過這些努力,使我國硫資源自給率提高10%左右,減少進口硫黃對我國硫酸工業的制約。
為達成硫酸行業“十三五”發展目標,需要國家對重要的研發項目給予必要支持。硫酸行業是高腐蝕產業,釩催化劑制造技術的研究、重金屬污染物治理技術的研究、低溫位熱能回收新型防腐材料的研究等,都需要國家給予必要的資金支持。同時,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加強行業的監督管理,加速落后產能淘汰機制的落地,并建立對回收硫資源、回收能源、減少排放的獎勵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