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經濟的高速發展和資源的過度開發,水污染已成為中國眼下環境資源治理的當務之急。根據環保部公布的資料,我國水環境質量差,局部水資源過度開發,已超過水資源可再生能力。此外,調查數據顯示,截止2012年,全國十大水系、62個主要湖泊分別有31%和39%的淡水水質達不到飲用水要求,飲水安全事故頻發,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健康、生產和生活。
中國本就是一個干旱缺水嚴重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越發加劇了國內水污染的嚴峻程度。雖然國家自上世紀70年代起就展開了水污染防治工作,但由于防治標準體系不夠完善、科技支撐和投入不足、治理水平偏低、產業布局不合理、管理水平落后等諸多原因,中國的水污染嚴重狀況仍未得到根本性遏制,已成為影響我國水安全的最突出因素,為此國家將水環境保護列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近期由國務院出臺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經由環保部、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等多個部門共同編制,正式開啟“鐵腕治污”時代。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水十條》的一個重要亮點,是國家積極倡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提高以PPP模式與社會資本的合作力度;國務院另外發布的《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也鼓勵社會資本加大水環境保護投入。據相關模型測算,在未來五年內,《水十條》相關投資規模將達兩萬億,以上都將對中國現今的環保產業帶來巨大影響,讓水務市場的拓展空間更為樂觀,也為像蘇伊士環境一樣的跨國環保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一批專業水務企業,總部位于法國的擁有150多年歷史的蘇伊士環境集團以水、固廢業務為核心,業務遍布全球70多個國家,擁有多樣化的水處理和固廢處理的專業經驗。在過去的40年中,蘇伊士環境集團一直活躍在中國市場,目前已在逾20座中國大陸城市管理著近30個水務項目,為2000萬人提供生活用水服務,并設計建造了逾200座水廠和污水廠。在常熟,蘇伊士環境集團與當地自來水部門合作為當地居民提供飲用水;在上海和重慶,蘇伊士環境集團負責處理兩地化學工業園區的工業污水并將其循環利用成為新的資源;在澳門地區,蘇伊士環境已長年為當地居民提供飲用水,并率先在這里運用了smart water智能水務管理系統,使得澳門自來水水損率成為大中華地區最低的城市,節約了寶貴的水資源。針對國外走在前列的居民直飲水項目,蘇伊士環境集團亞太區CEO郭仕達先生同時也表示:“蘇伊士環境具備為居民提供直飲水的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 但這同時也需要當地水務部門,居民區物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政府部門的大力推動才能實現。我們完全愿意配合相關部門在條件成熟的城市開展此類業務”。
在全球其它市場,蘇伊士環境在水處理方面的業務也成績顯赫,其在澳大利亞墨爾本運營的旺薩吉(Wonthaggi)海水化淡廠每日可處理45萬立方米的海水,是南半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廠。此外,在歐洲,中東等地區也運營著大量的海水淡化工廠,為當地居民和工業企業提供了一個可持續的水源供應。在法國的波爾多,蘇伊士環境為這座城市的下水管道安裝了先進的智能水務管理系統,為波爾多的暴雨預警和城市防澇做出了巨大貢獻。作為資源的可持續管理者,蘇伊士環境集團注重于資源的重新使用、變廢為寶的變革之旅,這與中國政府大力治理水污染的初衷不謀而合。除了水務之外,蘇伊士環境在污泥處理、土壤修復、餐廚垃圾處理、危廢垃圾處理等領域亦有著成熟的管理經驗和領先的業內技術。隨著中國環保產業的不斷發展,以蘇伊士環境為代表的環保企業也將順勢加大與政府的合作力度,與國內的治污力量一起加入到這場水污染防治大戰中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