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協同”一直是京津冀一體化的基本原則,而圍繞著京津冀地區節能環保產業的暗戰,也漸漸拉開了序幕。
每年5月18日,商務部與河北省政府聯合舉辦的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都在廊坊召開,這個會議也被簡稱為“518”。
今年的“518”與往年相比,多了許多環保色彩。參會企業中,多半來自節能與環保領域。就連會議的承辦方新奧集團,也被冠以“環保企業代表”的頭銜。
“生態協同”一直是京津冀一體化的基本原則,但今年2月河北省環保部對外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空氣質量較差前十名城市中,河北有7座城市上榜。在此情況下,節能環保的政策在京津冀地區快速發酵,不斷有企業進軍京津冀的節能市場。
圍繞著京津冀地區節能環保產業的暗戰,也漸漸拉開了序幕。
環保熱
今年的經洽會已演變成為環保產業對接會,環保公司成為了本屆“經恰會”的主角。在同期舉行的“京津冀生態環境協同發展高端會議上”,也有半數政府官員與企業來自于環境保護領域。
從事垃圾熱解技術的神霧集團便是其中一家企業之一。該集團董事長吳道洪表示:“節能是商業化的環保行為,京津冀地區的環境問題主要來源于能源的過度消耗,節能是有效控制大氣污染的商業化途徑之一。”
許多國際公司也參與了項目對接,其中對接的不少項目都涉及到環保。
參加這次會議是“荷蘭能源研究中心(ECN)”一年內第二次來到廊坊。上一次來,是為了尋求垃圾熱解技術的合作伙伴展開了洽談。在荷蘭大使館與石家莊市政府的推動下,“ECN”今年將在石家莊市開展空氣污染防治項目對接。
其實,在ECN之前就陸續有外資企業進駐京津冀地區環保領域。去年11月,加拿大的愛邦(Airborone)公司總裁穆雷先生就來到河北,打算向中國工業用戶推廣清潔煤技術。
環保熱的背后是京津冀一體化戰略與嚴峻環境狀況的沖突。京津冀一體化戰略已經醞釀許久,今年4月30日,《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綱要》的頒布,使得京津冀一體化戰略有了可執行的依據。廊坊市正好位于北京、天津、河北省交界處,對京津冀一體化有著比較重要的影響。
環境隱憂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首先亟待解決的問題。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司長何炳光在518當天的會議上表示:“資源環境,已成為制約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最大短板。”華北平原近幾年來一直面臨著霧霾問題,特別是采暖期,這種污染尤為明顯。據河北省環保廳統計,2014年,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十個城市中,有7個均位于河北省。
圍繞著降低能源污染的環保技術的路線很多,大體分為兩種技術路線,一是處理端的技術,主要包含燃煤脫硫脫硝等,這種技術的優勢就是經濟性高,其基本原理是在燃煤電廠建設脫硫設備或除塵設備以降低燃煤排放污染,目前在河北地區比較流行。
另外一種是用能端的節能技術,比如生物質采暖、城中村燃煤鍋爐替代及煤改氣等等。其中生物質采暖由于原料供應問題得不到大規模推廣,后兩種技術路線相對來說較為成熟。
一般來說,北京和天津采用用能端治理的節能手段比較多。據卓創資訊分析師劉杰的統計:“現在北京的四大熱電廠自2013年起開始陸續關閉,現在除了華能集團的一家還開著,大唐光景熱電、華能石景山熱電、神化國華一電都光華一熱處于關停狀態。電廠關停后,以燃氣電廠替代傳統火電。目前北京計劃開設4家燃氣電廠,其中一家已經投入運營,剩下3家正在鋪設管道網的階段,天津今年也陸續開始關停傳統火電廠以加裝燃氣發電設備。”
河北地區更傾向于采用經濟性較高,投資較小的燃煤脫硫脫硝技術,這為從事燃煤電廠改造的“清新環保(原國電清新)”提供了非常好的市場機遇。清新環保一位市場負責人向《能源》記者透露:“公司現在非常看好河北地區的市場潛力,自從2014年開始,隨著政策的不斷下發,不少發電企業漸漸接受了改造意愿。”
企業暗戰
環保熱的背后,是各家企業圍繞著京津冀節能環保市場的一系列博弈。
一位來自于石家莊的鍋爐展商在“經洽會”同期舉行的環保展上告訴《能源》記者:“城中村小型采暖爐具的替換的門檻并不高,從業者也越來越多,面臨的競爭也日益加劇,但設備質量參差不齊。”
該展商告訴說:“當地企業一般通過較成熟的政府關系擠壓外來企業的生存空間,招標活動中的一些陪標單位甚至是投標企業指定的,以此來排擠外來競爭對手。”
這只是小企業之間局部競爭,大型企業之間的博弈,更像一場戰役。
河北省不僅僅是新奧能源天然氣市場的根據地,也是新奧開展煤改氣業務的重要區域。然而,由于外來者的進入,這一區域的煤改氣市場變得熱鬧了起來。
在河北從事煤改氣的主力公司除了新奧能源外,還有中集安瑞科旗下的中集圣達因低溫裝備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之前被新奧集團收購,后被新奧剝離,但新奧集團仍然保持了安瑞科部分股份。安瑞科的技術主要圍繞著小型低溫供氣站為主,而非以管道氣為依托。
以管道氣為主體的煤改氣項目中,新奧最大的威脅來自于總部位于北京的中節能。在廣東地區,中節能的煤改氣業務進展迅速。隨著京津冀地區節能市場的機遇擴大,中節能自帶數十億資金與技術,將眼光放在了京津冀地區。
據廊坊市政府的相關訊息,中節能與廊坊政府的第一次談判發生在今年4月,談判圍繞著承包當地的煤改氣業務展開。另據了解,廊坊并不是中節能唯一的目標,在河北地區污染較大的保定、邯鄲等地,中節能均有意向進軍。
盡管新奧能源相關人士并不愿過多的談及競爭對手,但他們對守衛住市場的信心十足。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比對了兩家公司的優劣:“論資金技術,中節能確實有較大優勢,但中節能的‘煤改氣’技術更類似于安瑞科小型低溫供氣站,供氣量不大。新奧的煤改氣技術,主要依托于現有管網,憑借多年的官網建設,在氣源保障上有很大優勢,這是中節能無法具有的競爭力。”
此外,河北市場與北京、天津及廣東等發達地區有所不同。一線城市政府資金充足,政府有較大意愿接受煤改氣。但河北相比廣東來說,由于政府預算相對較少,政府更愿意把資金投入到相對經濟的燃煤脫硫脫硝技術上。
“有多少錢,干多少事,是政府的特征。”一位不愿具名的煤改氣從業人士告訴《能源》記者。這樣看來,中節能想啃下河北地區煤改氣這一塊蛋糕,似乎并非易事。
暗中布局環保節能市場的還有來自河北當地的企業。隨著各地政府紛紛將藍天行動提上日程,國家電網冀北公司緊跟政府的步伐,投資了數十億元大力在河北地區布局“煤改電”。
在清潔交通領域,電動汽車一直沖擊著天然氣汽車市場。此次國網冀北公司此次推出的“煤改電”項目,將“氣”“電”之爭延伸到了家用廚具、食堂與工業領域。
國網冀北公司營銷部經理楊凱向《能源》記者介紹說:“公司的主要策略就是搶占煤改氣尚未覆蓋到的區域。由于電力設施建設較燃氣設施更便捷,因此在市場開拓方面也更有優勢。”
目前,國網冀北公司的所有業務點都在推廣這種項目。這對煤改氣項目再次形成了挑戰。河北地區不少城市受制于資金限制,對煤改氣的積極性不高。“煤改電”相對“煤改氣”而言,從經濟性上已經具有了相當大的誘惑。
另一方面,政府對電的支持力度較氣來說似乎更大。電動汽車就是這樣的例子。楊凱告訴記者:“由于汽車充電樁較加氣站來說建設周期較短是,公司已順利搶占一些尚未氣化的區域。例如廊坊周邊的三河縣,由于天然氣管道尚未普及,國網冀北公司順利將公交車改造為電動汽車,在廊坊市區,電動汽車充電樁也已開始大力布局。”
但國網冀北公司在會展上向記者提供的“煤改電”的經濟性與環保性數據受到了新奧“煤改氣”負責人的現場質疑,這名新奧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數據來源于國網內部的測算,部分數據明顯被夸大了”。而楊凱事后也承認,部分數據值仍需考量。
面對“煤改電”對“煤改氣”的咄咄逼人,新奧方面似乎并不認為這是一種競爭,上述負責人說:“短期來看,這是一種競爭關系,但長期來講,這種競爭只是暫時的,互聯網技術對能源系統的沖擊最終將使各自壟斷的能源系統打開。無論你控制了氣網還是電網,最終都會融入到一個大的能源網中,形成一個優勢互補的能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