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張張美得讓重慶人稱奇的“重慶藍”照片,在朋友圈及網上流傳,在攝影愛好者的相機里珍藏。其實,8月初重慶連續的碧藍天空,在氣象學上,雖與青藏高壓東移有關,但也與近年來重慶在環境治理、植樹造林,減少大氣污染的持續努力和大量投入也是緊密相關的。
比如,重慶市銀行業近年來持續開展的綠色金融,為重慶的碧水藍天提供了相當大的貢獻。據日前發布的《重慶市銀行業社會責任報告(2014)》透露:2014年,重慶市銀行業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認真貫徹落實綠色信貸政策,創新綠色信貸產品,制定綠色信貸指引,在加大對節能環保、新能源項目的信貸支持的同時,對“兩高一剩”項目只收不貸,并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從資金上卡斷污染源。
截至2014年末,重慶市銀行業在綠色農業、垃圾處理等節能環保項目及節能環保服務多領域的貸款余額達1136.15億元,比2013年同期增加161.24億元,占同期銀行各項貸款余額的5.5%。按節能減排的相關公式推算,2014年重慶市銀行業支持的綠色信貸項目減排24646.69萬噸二氧化碳當量,15.04萬噸二氧化硫、5.59萬噸化學需氧量、4.38萬噸氨氮、3.90萬噸氮氧化物,節水1950.98萬噸,節能2231.32萬噸標準煤。
從這些數據看,綠色信貸的節能減排效果顯著。比如,為支持工業治污減排、環保搬遷,多家銀行給予了資金支持,其中工商銀行重慶市分行就支持了44個項目,累計發放貸款52.56億元。再比如,為支持三峽庫區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環境,重慶三峽銀行對巫溪等地的林業企業提供了2.9億元資金。
同時,為懲罰污染企業,一些銀行業積極出手。比如,2013年10月,重慶紫光天化蛋氨酸有限責任公司因違法超標排放污水、違法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等被環保機構懲處,招商銀行重慶分行就在第一時間上門開展調查工作,并將企業級別下調,嚴控企業不得新增授信額度。2014年1月初,在1500萬元老貸款到期后,招行就將該企業剔除,不再續貸。
此外,2014年,重慶市銀行業機構自身還大力推行“綠色運營,低碳辦公”,踐行“綠色低碳”理念,除大力推行電子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等“低碳”服務方式之外,內部也盡量推行資料影像系統,推行無紙化辦公,開展地球一小時,號召員工植樹造林等等。諸如“百年招銀林”、“民生公益愛心林”等銀行造林遍布重慶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