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三上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综合视频,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千億級全國性碳交易市場加快構建 未來減碳靠市場
來源:人民網 時間:2015/9/9 13:49:04 用手機瀏覽

  與國外成熟市場相比,我國現有7個試點碳交易市場的交易活躍度較低,碳價也有明顯走低趨勢。專家認為,一旦價格過度下跌,碳交易就失去了促使企業減排的功能作用。因此要加快建立全國碳交易市場,促進排放倒逼機制建設,督促企業加快綠色轉型步伐

  9月8日,由中國碳論壇(CCF)和ICF國際咨詢公司聯合開展的《2015中國碳價調查》發布。調查認為,我國碳排放峰值將出現在2030年。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碳價將逐步告別低位。

  靠市場機制推進減碳

  “我國政府日益傾向于基于市場機制開展環境保護與氣候變化減緩工作。”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鄒驥在發布會上表示,推進碳交易并不是為了利益尋租,而是要通過價格信號引導企業主動減排。

  統計顯示,相較于國外成熟市場,目前,國內7個試點碳交易市場的交易活躍度較低,碳價也有走低趨勢。許多試點的碳價2013年和2014年建立之初有短期上漲,比如,深圳的碳價在2013年10月的較短時間內曾超過人民幣100元/噸,但在2014年末和2015年初下滑。2015年5月和6月,大部分試點的碳價急劇下跌,上海碳市場的碳價一度跌至9元/噸。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碳限額過剩。價格過度下跌后,碳交易就失去了迫使企業減排的威懾力。”鄒驥說。

  佐證這一觀點的典型案例就是歐盟。歐盟是目前全球第一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也被認為是碳排放制度建設最先進的地區。但是近幾年,碳價急劇下跌,從每噸30歐元跌至每噸5歐元。根據世界銀行以及第三方評估機構發布的報告,歐盟的碳交易減排機制沒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調查顯示,88%的受訪人認為,目前,7個碳交易試點的價格接近或低于預期價格。預計這些交易試點的碳價將迅速回彈,至2016年底預計上升至33元至55元/噸二氧化碳當量,至2025年,預期碳價將達到70元/噸。

  “在這次調查中,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是,企業受訪者對2018年后碳價的預期高于其他受訪者。這一點與歐洲、澳大利亞等地的調查截然相反。這說明,我國已經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了減排的共識,企業對于綠色轉型已經做好了相對充足的準備。”與會專家表示。

  全國碳市場時間表已確定

  國家發展改革委此前公布“上半年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情況,再次指出將“加快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并大致分為3個階段。其中,2014年至2016年為前期準備階段。這一階段是全國碳市場建設的關鍵時期。2016年至2019年是全國碳交易市場的正式啟動階段,這一階段將全面啟動涉及所有碳市場要素的工作,檢驗碳市場這個“機器”的運轉情況,但不會讓“機器”達到最大運行速度。2019年以后,將啟動碳市場的“高速運轉模式”,使碳市場承擔溫室氣體減排的最核心的作用。

  在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提問時表示,“通過已有的7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中國正在碳交易領域迅速積累經驗,并將盡全力于2017年建成全國性碳交易體系”。業內人士認為,全國碳交易市場若開啟,規模將高達千億元。

  “當前的重中之重是制定出碳配額分配方案,要充分借鑒深圳和其他試點城市的經驗,提出全國市場覆蓋的范圍,總量設定和配額分配方案。”鄒驥表示。

  未來10年是減碳關鍵期

  近年來,美歐等發達國家高調宣揚開征碳稅與碳關稅。根據報道,這一時間節點將在2020年左右。而此時,恰逢中國碳排放向峰值攀升階段。一旦征收碳關稅,并按照西方的標準確定稅額,我國的出口產品將會因碳排放量過高而遭受高額關稅這一貿易壁壘。

  換言之,未來5至10年間,將是我國企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沒能利用好這一時間段,企業不僅將面臨高昂的碳排放配額費用,還有可能面臨因高排放帶來的出口受挫。

  與會專家建議,要加快建立全國碳交易市場,促進具有威懾力的排放倒逼機制,督促企業加快綠色轉型的進度。同時,通過產業、稅收等政策,引導鼓勵企業積極采用低碳技術,提供綠色環保的服務,生產低碳排放的產品,全面提升我國企業在世界產業鏈中的地位,使我國外貿向綠色化方向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我國碳強度下降目標提前3年完成
60億交易額!全國碳交易已達2.7億噸!
中國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轉
碳市場建設邁出重要一步 首批重點排放單位名單開始擬定
新模型精準預測土壤“碳排放”
四川省率先完成新一輪企業碳排放報告、核查與監測計劃
加快出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
國內首個碳排放檢測研究實驗平臺完成調試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甸县| 浦江县| 集贤县| 尤溪县| 福贡县| 左云县| 聂拉木县| 通州区| 永泰县| 阿坝| 武威市| 中牟县| 丰县| 宣城市| 白河县| 佛坪县| 武鸣县| 自贡市| 安西县| 西贡区| 涿州市| 东兰县| 当雄县| 正阳县| 介休市| 静海县| 娱乐| 洱源县| 白城市| 淮南市| 陕西省| 如皋市| 资溪县| 美姑县| 彭泽县| 长阳| 云霄县| 区。| 绩溪县| 涿州市| 文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