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奧會籌備工作研討會日前在北京舉行。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在會上表示,北京有信心做好各項籌備工作,并通過冬奧會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這是北京今年7月31日贏得冬奧會舉辦權后與國際奧委會進行的首次會議,也是國際奧委會自去年12月通過奧運會改革方案《奧林匹克2020議程》后首次舉行的籌備工作研討會。本次研討會著重討論了2020議程中的40項改革措施,包括奧林匹克運動要優先和重點考慮的可持續發展和奧運遺產。
通過節能低碳領域的標準體系,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北京市發改委11月3日公布《北京市推進節能低碳和循環經濟標準化工作實施方案(2015—2022年)》。將全面構建相互協同、互為支撐的節能低碳和循環經濟標準體系框架。根據方案,未來三年本市擬制修訂94項標準,到2022年,基本形成體現北京特色、指標水平先進、系統構成完善的節能低碳和循環經濟標準體系,實現政府主導制定的節能低碳和循環經濟標準全公開、監督執法全覆蓋、強制性標準全執行、推薦性標準全部鼓勵采用。這將保障2022年冬奧會生態環境質量,使奧運場館采用最嚴最新的碳排放標準建設和運營。
辦好京張冬奧,藍天和白雪都是必備品。然而要擁有這“一藍一白”,歸根結底,需要“一綠”——不僅是冬奧賽場的綠色,也是北京、張家口的綠色化,更是整個中國的綠色化發展。
實現“綠色化”并不容易。這也絕非華北地區整治大氣污染這一件要事。把一個人口大國的工業化、城鎮化進程,跟綠色化結合起來,同步推進,這將是一個沒有教科書、沒有現成經驗的嶄新挑戰。我們整個國家的發展方式,我們大家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都得往“綠色化”上靠攏。籌備2022年冬奧會的壓力,應能成為加速這個靠攏進程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