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煙臺開發區環保部門獲悉,2015年煙臺市第三季度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資金預算指標揭曉,開發區獲得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資金35.5萬元。自2014年四季度至2015年第三季度,開發區已累計獲得上級生態補償資金344.5萬元。
近年來,開發區以改善空氣質量為核心,制定實施了一系列節能減排環保措施,不斷深化異味治理,逐步淘汰燃煤鍋爐,嚴控揚塵污染,并不斷加大執法力度,對違法行為嚴厲打擊,取得明顯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全市最低,且繼續保持了良好的改善態勢。本次獲得的補償資金將集中用于大氣污染防治相關項目,涉及揚塵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脫硫脫硝除塵改造、降抑塵設備購置等9個方面,以進一步改善全區空氣質量。
據悉,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資金是按照對空氣質量改善貢獻大小核算的補償資金。該資金旨在通過實施生態補償,充分發揮公共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進一步調動各地治理大氣污染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同時,2015年開發區還獲得了國家補助和省級配套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共計1443.9萬元,將分別用于鍋爐除塵改造、鍋爐煙氣超低排放及禁燃區鍋爐淘汰等項目。
據了解,山東省大氣污染防治一期行動(2013-2015)實施以來,區城管環保局以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改善區域空氣環境質量為目標,大力推行區內電力行業污染治理、工業鍋爐超低排放和禁燃區鍋爐淘汰等工作,并積極爭取財政資金支持。統籌考慮全區“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指標、項目進展情況等因素,開發區對西部熱電有限公司鍋爐除塵改造、煙氣脫硝項目和煙臺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鍋爐超低排放項目等進行了改造。改造完成后,西部熱電有限公司廢氣排放含塵濃度由每立方米50毫克降至每立方米30毫克,氮氧化物濃度由每立方米400毫克降至每立方米200毫克;煙臺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燃煤鍋爐廢氣排放達到燃燒天然氣鍋爐的排放標準,實現燃煤鍋爐的“超低排放”。
下一步,開發區區城管環保部門、財政局將聯合建立專項資金使用規范,對資金使用情況和項目進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配套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和項目按時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