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長婁勤儉昨日主持召開省政府第四次常務會議,研究產業結構調整、渭河生態區規劃、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以及全省應急體系建設。據悉,“十三五”期間,陜西將加快培育文化創意等十大服務業新業態,新能源汽車等14類新興產業。
陜西省作為傳統的能源大省,在經濟新常態下,著力重塑產業結構、凝聚發展新動能,新華社不久前對此進行了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國務院其他領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國家有關部委加強指導、積極支持。會議傳達了國務院領導重要批示和國家有關部委的安排。
婁勤儉指出,要根據陜西“十三五”規劃,圍繞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和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積極謀劃一批重大項目,抓緊與國家部委銜接,以爭取更大支持。
據悉,“十三五”期間,陜西省要在穩定農業基礎上,加快培育新型金融、融資租賃、航空運輸、第三物流、軟件信息、研發設計、文化創意、品牌服務、休閑養生、眾創眾籌等十大服務業新業態;加快培育煤化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智能終端,航空裝備,節能環保裝備,高檔數控機床與機器人,軌道交通設備,航天裝備,平板顯示,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等14類新興產業,構建具有陜西特色、體現科技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培育發展新動能。
上一輪渭河綜合整治任務基本完成后,陜西省隨即啟動了以生態區建設利用和管理保護為重點的新一輪綜合治理。會議指出,渭河治理要嚴格劃定生態紅線,理順管理體制,以系統化思維抓好各項治理工作,把渭河沿岸區域打造成為生態環境優美、歷史文化相連、基礎設施完備的特色生態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