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是兩會期間討論的最多、最熱的話題,“十三五”期間,我國節能環保事業該如何發展?14位行業人士紛紛發表各自的看法。
北京首航艾啟威節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文佳:明確國產化比例 培育光熱龍頭
西部輻照和土地資源好,具備大規模發展光熱發電的條件。建議在第一批示范項目中明確國產化比例,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光熱設備制造、設計和工程集成企業。結合“西電東送”的電網規劃,盡快規劃幾個大型光熱發電基地,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能源供應側改革”需求。建議盡快明確上網電價及金融、財稅、土地、并網保障等相關扶持政策。創新項目融資模式,成立國家引導的產業基金,推動光熱PPP模式的實踐,制定鼓勵企業“走出去”的相關政策。希望以上網電價為核心的系列政策盡快出臺,助力“綠色中國夢”!
伊頓中國區總裁周濤:高端制造業需要更多政策支持
供給側改革的提出使結構性改革更具階段目的性。以創新為導向的結構性改革調整政策的提出,無疑給像伊頓一樣的科技型企業帶來很多發展機遇。供給側改革講究“加減法”,我們也是一樣——在產品創新上做加法,在能耗及排放上做減法。伊頓希望通過我們的節能減排的創新技術和產品為“中國制造2025”的推進做出貢獻,積極發展綠色交通、綠色建筑以及綠色電網,同時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利用全球經驗及本土化創新幫助中國海外市場的拓展。期待全國兩會能夠出臺更多有利于高端制造業發展的政策。
寶龍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健康:抓住霧霾源頭果斷嚴格治理
霧霾帶來的損害不僅是人的身體方面、生態方面,更將影響到我們的經濟發展、社會生活。霧霾期間,工廠停工、學校停課,將帶來巨大經濟成本和社會成本。更因為環境問題,讓包括企業家在內的中國優秀人才、資本出現外流的現象。惡化的環境,將傷害我國的投資環境。這個問題已經到了一個必須強化治理、必須要有所改觀的緊迫時刻。因此,我建議政府抓住霧霾的源頭,有決心有恒心果斷地進行治理。也號召大家從我做起,節能降耗。為中國的生態環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隨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舒騁:關注節能環保 助力實現美麗中國
在移動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對于常態公務會談/政務溝通,基于移動互聯網通道,均可走一條更快、更高效道路:公務視頻會議。它不僅支持坐在會議室、辦公室開政務會,也支持各類移動視頻會議,大幅減少各級單位的出行與差旅費用,提高工作效率。尤其在公車改革、降費拍賣的大趨勢下,視頻會議及移動政務視頻溝通平臺,會幫助政府及事業單位極大減少公車出行率,實現厲行節儉。對于今年的兩會,隨銳科技更關注“創新創業、節能環保”這兩方面的議題,隨銳視頻通信云平臺,助力實現美麗中國。
巨化股份總經理雷俊:氟化工業必須淘汰落后產能
目前中國氟化工行業的規模已經排在世界前列了,但以基礎性重復建設居多,資源利用率太低。氟化工基礎原料氫氟酸,2015年全國產能增加至240萬噸,實際生產量預計不到100萬噸。氟化工必須淘汰落后產能,圍繞高端化、差異化發展,朝著電子化、精細化、高端化發展。
我國政府近年來出臺了數個氟利昂的監管法規,但巨大的利差使一些R22產品非法流入市場,增加了削減淘汰含氫氯氟烴的困難。一些中低端企業不僅在低效能地提前消耗有限的資源,而且造成環境污染,產業經濟結構問題日趨嚴峻。希望國家能夠有更嚴格的行業標準限制,加大打擊假冒偽劣、侵犯知識產權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力度,共同營造一個規范的經營環境。
湖南凱美特氣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祝恩福:加大公開排放數據 讓公眾參與監督
現在社會公眾不斷加大對環保宣傳,說明大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在逐漸加強,作為國內一家專注于工業廢氣回收的民營企業,凱美特氣更加有責任有義務做好主業,盡企業最大能力為凈化空氣做出努力和貢獻,綠色家園——美麗的地球也需要你、我、他伸出雙手共同保護。
同時,希望有關部門加大對環保企業的扶持力度,減少企業的負擔;此外,希望管理部門加大公開造成污染源的企業排放數據,讓公眾加強監督;另外,希望監管部門對造成污染的情況加大處罰力度。
北京清新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開元:加速推進電力環保業“第三方治理”
圍繞工業煙氣污染物控制來說,我的體會主要有兩點:
一是健全新技術發展機制,提高我國煙氣污染物處理技術的創新能力。目前,需要在新技術研發、轉化、推廣、產業化等方面制定相關的政策和落實細則,鼓勵技術型企業的技術進步,讓它們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才能使國家的技術創新改革落到實處。二是加速電力環保行業推進“第三方治理”的實施,實現環境產業的專業化、規模化發展。“第三方治理”可以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進社會資源的公平配置,推動產業的技術進步。但電力行業的實踐也表明,在推進“第三方治理”中重點應解決責任主體、市場公平、企業誠信、糾紛解決、政府監管、政策激勵等方面的問題,以保護各方治污的積極性,促進產業的健康發展。
東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曙生:環保產業需國家政策資金全面支持
“十三五”規劃將發展環保產業作為重頭戲,發展環保產業解決環境問題,希望國家給予全面的政策支持及資金投入。東江環保作為國家危險廢物處理龍頭企業,面對危險廢物市場處理能力不足、行業技術和裝備水平較國外有較大差距、專業管理能力跟不上行業規范管理的要求、行業專業人才短缺等問題,將繼續堅持廢物資源化和無害化工藝協同處理、技術創新推動行業工藝裝備升級、專業管理推進行業服務水平提升,同時通過“互聯網+”產業升級等創新思維,借力資本市場,積極打造平臺化協同發展商業模式,構建行業共贏的生態圈。
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趙笠鈞:維護市場公平競爭 把握產業發展機遇
在新環保法實行、PPP模式推廣等一系列利好下,環保產業已經邁上了一個新臺階。但縱觀全局,中國的環保產業還處于幼年期,面臨著低端化競爭、地方保護主義、稅收政策不完善等多方面的制約。
我呼吁政府充分完善環保產業相關制度的頂層設計,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引導環保行業健康發展。
只有走在追求技術、產品不斷提升的高端化道路上,出現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的旗艦企業,中國環保產業才能不負天時,真正成長為國家的戰略支柱產業,承擔起綠色發展的重任。
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團董事局主席孫慶炎:加強企業知識產權和商標保護
加大工業企業知識產權和商標保護,希望有關職能部門能加大假冒偽劣產品的懲治力度,警惕“傍名牌”、“打擦邊球”等漏洞,切實保護具有競爭力的好品牌、大品牌,創建更加公平健康的市場環境。
加強環保等政策出臺的嚴肅性和連續性,先充分調研論證,結合企業實際,傾聽基層聲音,避免朝令夕改,造成企業重復投資。
全國人大代表、永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正軍:保護環境 做時代最幸福的環保人
我們環保人從事的是太陽底下最陽光的職業,我們驅除霧霾、潔凈土地和河流,我們在為子孫后代造福,我們在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創造價值。我們真的是這個時代最幸福的人。
三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許文智:加強主導 大力發展綠色建筑
隨著環保意識的蘇醒,近年來我國綠色建筑得到了長足發展,三湘股份也做出了有益探索,為廣大消費者開創了有效利用清潔能源的“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有效降低PM2.5濃度的“室內空氣凈化系統”等。
但由于綠色建筑投入成本大、質量要求高、運行控制難、綠色建筑標識認證自愿申報且數量有限等因素,造成在地域和企業類別上發展不均衡,中小城市和規模較小房企響應度不高。
建議政府加大主導作用,制定科學的綠色建筑發展政策,加大優惠補貼力度、強化對綠色科技的專項投入、加強市場輿論引導等。
霍尼韋爾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盛偉立:政策需向民企外企更加開放
在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放慢了增長的腳步,為注重節能環保、強調創新和技術驅動的公司帶來了新的戰略機遇。霍尼韋爾在中國實施“東方服務于東方”的發展戰略,充分利用我們在節能、環保、安全等相關領域的全球領先的技術和豐富經驗,幫助中國的政府和企業去更好地應對轉型,尤其是以更綠色、更互聯的方式促進持續增長。未來推進中國傳統制造業的進一步轉型和升級,需要從市場和政策方面更加對民企和外資企業開放,鼓勵開放式的創新和合作,吸引并加強人才的培養,并加大相關環保標準和政策的執行和管理力度。
海潤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楊懷進:建雙向配額制 凸顯綠色能源價值
我從產業發展的角度提出一些個人建議,希望能夠對政府進一步的新能源規劃有所幫助:一、進一步重視儲能及智能電網領域的技術和產業化發展,為光伏應用提供更多的配套技術支持;二、鼓勵多能互補,現實可行地將常規能源節能與發展新能源有機高效地結合起來;三、建立雙向配額制,使常規發電企業的新能源配額及其應用端的碳排放配額,使綠色能源應用的價值得以凸顯;四、重新定位高壓輸電設施投入,引入企業投資的商業模式;五、設立光伏發電項目立項資質,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六、確保電價補貼政策落實,提高階梯電價的梯度,增加火電電費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