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以創新驅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是長江經濟帶實現經濟提質增效和綠色發展的重要任務。近日,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聯合印發了《長江經濟帶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方案》加快創新驅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構建長江經濟帶現代產業走廊。
我們發現,方案中,與環保行業相關的著實不少。節能環保領域、新能源領域和新能源汽車領域都名列大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中。
在節能環保領域,方案要求,重點發展高效節能、資源循環利用、先進環保裝備,加大先進節能技術創新和示范,加強節能標準宣貫與實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發展節能型、高附加值的產品和裝備。
具體來看,在高效節能方面,實施國家重大節能技術與裝備產業化工程,加快重大節能技術研發,推動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重大節能裝備與產品;在環保裝備方面,開展大氣治理技術裝備示范應用,支持開發新型水處理技術裝備和監測儀器儀表,推動垃圾處理技術裝備成套化發展;在資源循環利用方面,提升再制造技術裝備水平,推動再生資源清潔化回收、規;煤彤a業化發展,深化廢棄物綜合利用,提高循環資源產出率。
在新能源領域,方案指出,要依托沿江綠色能源產業帶,重點發展核能、風電、智能電網、頁巖氣、太陽能光伏、生物質能源。核能方面,在四川等地開展新一代核能技術和先進反應堆研發;風電方面,在四川等地推進風電產業規;l展,提高風電技術水平;太陽能光伏方面,在江蘇等地開展生物燃氣、液體燃氣等技術研發。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方案計劃在上海等地推動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產業化,重點支持驅動電機及控制系統、儲能系統、整車控制和信息系統、快速充電等關鍵技術研發;在沿江地區,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在公共交通、物流、郵政等領域推動純電動汽車應用示范。
方案還指出,要培育包括“節能環保產業集群”和“新能源裝備產業集群”在內的十大新興產業集群。以成都、長沙、杭州、重慶為核心,提升節能環保設備、水處理、大氣污染防治和固體廢棄物利用能力,以江蘇、上海、重慶為核心發展先進節能環保技術研發及環保服務業;依托四川、上海、江蘇、浙江發展核電裝備集群,依托四川、上海、江蘇、湖南、重慶發展風電裝備集群,依托重慶發展頁巖氣裝備集群,依托上海、江蘇、江西、安徽發展太陽能光伏裝備集群。
此外,方案中還明確了實行差異化產業政策,引導一般制造業項目向上中游轉移,強化負面清單管理,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約束和利益補償機制,結合沿江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環境、安全、節能節地節水及技術等市場準入標準。在若干有條件的地區,對使用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產品等新興產品和服務的用戶,完善簡化政府補貼申請及審批程序。
3月14日,在國家發改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發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趙辰昕表示,發改委等相關部門正在抓緊編制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研究制定《關于加強長江黃金水道環境污染防控治理的指導意見》,抓好生態環境保護等一批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提出了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全面推進長江水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修復的重點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