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福建省南平市節能減排示范辦獲悉,南平市持續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核心,以機制創新為引領,以示范項目為抓手,扎實推進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工作。去年,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至0.775噸標準煤,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項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全部超額完成了財政部批復確定的年度目標。這已是我市連續兩年超額完成節能減排指標任務。
“國家要求我們必須在三年示范期內如期完成各項節能減排目標,即2015年須超額完成‘十二五’預定節能減排目標20%左右,或提前到2014年完成‘十二五’預定節能減排目標,在此基礎上,2016年須超額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年均目標。事實上,2014年我們就提前一年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連年超額完成任務的背后,是一個個項目的強力支撐。僅僅2014年實施的14個閩江上游南平段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補償示范項目,可減排COD6900噸,氨氮1595噸;7個傳統產業轉型與綠色低碳發展項目,可節約標準煤77300噸,減排氮氧化物6500噸……
自2014年以來,南平市以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為契機,已累計實施“六化”(即產業低碳化、交通清潔化、建筑綠色化、服務業集約化、主要污染物減量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規模化)示范項目215個,完成投資380.13億元,落實地方配套資金99.6億元,帶動社會投資257.3億元。
其中,去年,南平市穩步推進的節能減排“六化”示范項目有121個,總投資661.6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53.45億元,全年累計完成投資176.56億元。
此外,去年南平市還實施閩江上游南平段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補償、傳統產業轉型與綠色低碳發展、竹林生態保護和綠色開發、武夷新區綠色發展示范區、武夷山“雙世遺”保護等五大典型示范項目子項目58個,安排綜合獎勵資金5.08億元,累計完成地方配套資金13.23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240.11%。
在大力推進示范項目建設的同時,南平市還不斷加強了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長效機制、體制的建設,市政府及時部署協調市直有關部門,制定和實施了差別化電價、差別化水價、財稅政策、環保收費及土地優惠等配套政策12項,創新和推廣16項體制機制,有效推動了節能減排示范項目實施,有力保障了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工作順利開展,全市節能減排能力得到了顯著增強。
數據顯示,僅在產業低碳化方面,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97%,三次產業結構由2014年的22.0∶44.1∶33.9調整為21.6∶43.2∶35.2,全市第三產業比重比2014年上升1.3個百分點,產業結構轉型取得明顯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