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至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會同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率專家組一行9人對中國人民大學節約型校園節能監管平臺項目進行驗收。專家組成員來自清華大學、天津大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等機構,北京交通大學副校長鄭廣天、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石亞洲分別擔任正副組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節能處處長胥小龍、副研究員殷帥,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基建管理與后勤改革處陳明君參加驗收會。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向兵率學校資產與后勤管理處、后勤集團、信息技術中心、世紀明德物業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參加驗收會。驗收會由住建部相關負責人主持。
劉向兵副校長首先代表學校對住建部、教育部領導及專家組成員犧牲周末休息時間參加中國人民大學節能監管平臺驗收會表示感謝。他指出,學校高度重視建設節約型校園工作,通過各種渠道積極籌措資金,加大建設節約型校園投入,近五年來相繼組織實施了包括老舊建筑物節能改造、節能監管平臺(一期)建設、全校二級計量表具更新改造、屋頂綠化等項目。最近正著手實施陽光校園光伏屋頂的可行性論證、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前期準備、南區鍋爐房更新改造等項目,努力實現管理節能、行為節能、技術節能多頭并進的良好效果。2015年中國人民大學總能耗與2014年度同比節約2200噸標煤,超額完成北京市發改委給學校制定的“十二五”規劃節能目標。
資產與后勤管理處副處長楊殊從學校概況、工作基礎、項目建設、建設成果、體系建設、展望未來等六個方面匯報了中國人民大學節約型校園節能監管體系示范項目建設情況,并就驗收組專家提出的問題進行現場解答。
與會專家通過聽取中國人民大學建設情況匯報、查閱相關資料、親臨能耗監測設備安裝現場、測試平臺軟件功能、觀看平臺演示效果,并經過提問與項目組答疑,一致認為中國人民大學高度重視節約型校園建設工作,平臺建設根據學校需求,科學規劃、思路明確,項目實施與現場管理規范,平臺建設滿足技術導則要求,建設架構合理,界面友好,部分實現了能耗分類分項計量,具有較好的易用性、開放性和可擴展性,為滿足用電用水的指標化管理打下了基礎 。專家組經認真討論后認為,中國人民大學提供的驗收資料齊全,滿足驗收要求,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劉向兵副校長在總結講話中表示,中國人民大學將在分期建設好這個系統平臺的基礎上,圍繞平臺的運行使用,做到“兩到位”,即人員隊伍到位,政策、制度、機制到位; “兩覆蓋”,即校園建筑物全覆蓋、院系部門全覆蓋。在此基礎上,做好平臺二、三期建設的方案規劃,爭取各種節能政策資金的支持,完成學校節能監管體系的整體建設,打造“智能后勤”,為學校精細化管理、數字化校園建設保駕護航。
中國人民大學節能監管體系節能監管平臺建設項目(一期)于2014年10月開始啟動前期調研工作。按照住建部、教育部《高等學校節約型校園建設管理與技術導則》、《高等學校節約型校園建筑節能監管系統建設技術導則》等有關文件的要求,結合中國人民大學實際情況,經過前期建設方案的充分論證和嚴格的招投標程序,2015年5月完成項目招投標工作,6月底開始施工。學校有關部門科學安排、密切配合,承建單位精心組織、加班加點,于2015年9月底順利實施完成了系統的第一期建設任務,在試運行結束后學校組織有關部門進行了自查自驗,于2015年11月24日正式向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報送驗收申請。
此次順利通過驗收,是對中國人民大學前期節能減排工作的充分肯定,對建設節約型校園具有重要意義和支撐作用。學校后勤系統將以平臺建設為契機,繼續完善平臺的各項功能,并抓緊研究如何用好、管好這個平臺,構建節能監管工作的長效機制,努力為中國人民大學邁向“人民滿意、世界一流”大學提供強有力的后勤能源支持。
校長助理、資產與后勤管理處處長黎玖高以及后勤集團、信息技術中心、世紀明德物業公司等部門負責人馮詩松、王永勝及相關工作人員參加驗收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