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人家后面搞開發區,‘拷貝’人家的發展模式,永遠落在別人后面。‘錯位競爭’讓我們的發展脈絡清楚了。”揚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季允豐感慨地告訴記者。
揚州經濟開發區經過十多年的建設,今年被國家環保局正式批準為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成為江蘇省七十八個省級開發區中唯一獲準建設“國字號”的單位。這意味著揚州經濟開發區增長方式的戰略性轉型,主攻以高新技術為核心的環保節能產業。
在開發區采訪,幾次聽到這樣的比喻:與蘇南等地比,我們同樣走在高速公路上,但人家開的是賽車,我們開的是“普桑”,怎么追也追不上。比如,昆山搞電腦,我們也搞;人家搞高科技,我們也搞,但我們和人家不在一個競爭平臺上,結果差距越來越大。
打開揚州地圖,一張以市經濟開發區為技術研發核心,高郵、廣陵、儀征、維揚、寶應等區域為支撐輻射群的“LED和太陽能光伏產業地圖”清晰可見。“核心區”與“輻射區”的產業格局,讓人們看到了一個“綠色揚州”。
短短六年,領先國內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LED產業已初步形成了“襯底材料-芯片-封裝-應用”產業鏈,是中國第一條完整的LED產業鏈。太陽能光伏產業則形成了“單晶硅-硅片-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太陽能照明燈具”產業鏈,國內整個太陽能光伏產業上游產品——多晶硅材料完全依賴進口的狀況將在這里改寫。總投資二十五億元的江蘇順大公司在揚州經濟開發區動工建設,明年正式投產后將年產高純度多晶硅三千噸。揚州,由此成為國內太陽能光伏產業上游產品——多晶硅材料的重要生產基地。
目前,揚州市LED和太陽能光伏產業共有各類關聯企業近三百家,其中核心企業近二十家,各類燈具制造企業二百余家,并擁有一批關鍵配套設備和元器件生產企業。二〇〇六年,揚州市規模以上LED和太陽能光伏企業累計完成現價產值五十點九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四十二點二,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十點八個百分點。到二O一O年,揚州市LED和太陽能光伏產業年銷售收入將達四百億元以上,成為工業的支柱產業。
“環境是綜合體系,優勢是疊加出來的。要通過整合、集聚,使資源優勢成為競爭優勢、后發優勢,提升綜合競爭力”。揚州市委書記季建業以LED和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為例,向記者介紹了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中“整合、集聚”的妙筆。
他說,要把終端產品“放到市場的手術臺上解剖”,弄清產品生產的上、中、下游,順著產業鏈招商。主導產業的基礎設施集中了,生產要素供給集中了,上下游配套集中了,于是“黃金集聚效應”很快體現出來。缺什么招什么。
他表示,加快發展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是該市從工業化中期向中后期轉化的必由之路。相信五到十年后,揚州將建成國家級半導體照明和太陽能光伏產業化基地,成為中國電子產業最先進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