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干濕要分類,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閑置衣服可捐贈……近日,在南寧市部分住宅小區走訪時發現,越來越多市民用實際行動踐行低碳環保,做綠色生活的倡導者。
圍繞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的目標,我市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建設崇尚節約的低碳社會,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行動中,號召廣大市民積極參與生態環保事業,共同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南寧。
踐行低碳環保從點滴做起
“塑料瓶屬于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要另外放,紐扣電池有污染也要分開投……”在環保垃圾箱前,居民覃小珍一邊介紹垃圾分類知識,一邊將垃圾分類投放。她說,自從新竹小區實施垃圾分類以來,經過參加社區居委會組織的培訓,她學到了不少垃圾分類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也自覺進行垃圾分類,還將環保理念向身邊的親朋好友傳遞。
日前,“綠色環保、低碳生活、從我做起”的主題宣傳活動在新竹小區中心花園舉行。居民李衛紅說,每次參加環保活動都能讓她收獲一些環保小知識。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將垃圾分類投放,家里的閑置衣服她也會放入回收箱;無論是買菜還是逛超市,她都會自備環保袋,減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出行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016年底,南寧地鐵1號線全線開通,市民的出行變得更便捷、更環保。兩年來,南寧地鐵累計運送乘客近兩億人次。市民何先生家住大學路,工作地點在金湖廣場,每天上下班他都選擇搭乘地鐵。“搭乘地鐵全程準點且無堵車的煩惱,如今‘地鐵+公交+自行車’已成為我的主要出行方式,方便快捷綠色環保。”何先生說。隨著2017年12月地鐵2號線開通試運營,南寧地鐵進入換乘時代,如今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乘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引導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
為引導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我市將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南寧市生態環境教育館、青秀山風景區、美麗南方·廣西南寧生態環境教育基地、三峰環境廣西南寧生態環保教育基地等環保生態體驗教育基地,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宣傳。
近日,來自社會各界的市民代表走進位于興寧區五塘鎮的三峰環境廣西南寧生態環保教育基地,通過聲像、圖片、VR虛擬現實、環保科普游戲、資源回收利用標本櫥窗展示等方式,了解生活垃圾如何通過焚燒發電變廢為寶。“走進環保教育基地,實地探尋‘垃圾去哪了’,感受垃圾處理資源循環利用,讓我們了解了更多的生活環境保護知識。”市民黃女士說。
此外,南寧市環保部門還通過倡導低碳環保、健康文明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和生活模式,教育和引導市民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責任和義務;以宣傳“12369”環保投訴熱線、12369微信舉報平臺等環境信訪渠道,發動市民監督、舉報環境污染行為;充分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積極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廣泛開展交流合作,充分發揮各類環保公益組織的紐帶和橋梁作用,不斷提升生態文明知識傳播的廣度和深度。
推進全民生活方式綠色化
根據《南寧市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2018年行動計劃》,我市通過推進綠色建筑發展,健全城市綠色交通體系,普及節能、節水器具等措施,推進全民生活方式綠色化。
在推進綠色建筑發展方面,南寧將樹立各星級綠色建筑樣板工程項目,普及一星綠色建筑,引導企業項目積極向二星、三星綠色建筑發展。市區范圍內所有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逐步推進市轄各縣綠色建筑推廣工作;使用財政性資金投資建設的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應當按照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建設。
在如何健全綠色交通體系方面,南寧市將通過加快主干道建設及舊城區道路改造擴建,繼續推進“公交都市”建設,進一步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結合客源分布及軌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線路走向調整優化公交線網,構建多層次一體化公交線網;繼續采購投放新能源與清潔能源公交車,建設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科學控制出租汽車運力規模;大力推行自行車交通發展;逐步形成“軌道+公交+慢行”一體化的城市交通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