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康松用手測量一棵松樹的樹干,當年栽下的樹苗現(xiàn)在已長成參天大樹。
羅康松給柏樹修枝。
51歲的羅康松是貴州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田坪鎮(zhèn)彰寨村村民,他用30年培育了1500余畝郁郁蔥蔥的林海。
羅康松原本是銅仁市玉屏縣田坪鎮(zhèn)迷路村村民。1989年,羅康松從玉屏縣交警隊辭職后回到家鄉(xiāng),與村里7名年紀相仿的老鄉(xiāng)為了同一個夢想,來到彰寨村墾荒種樹。“當時,這里砂石遍地,雜草都稀少。”羅康松說。第二年,羅康松為了方便種樹,索性把家搬到了彰寨村,在共青林場的山腳下搭建了3間毛坯房。
“我植樹造林的初衷,就是為了讓這片荒山變成青山。”羅康松說。年復一年,羅康松把家里所有的積蓄都用在了這片森林。 30年來,羅康松靠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出了屬于自己的綠色財富,種植了柏樹、馬尾松、樟樹等6個品種1500余畝20余萬株。“守住這片青山就是我的夢想。”羅康松微笑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