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至24日,第二十一次中日韓環境部長會議在日本北九州市舉行。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日本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韓國環境部部長趙明來分別率團出席會議,交流了本國環境政策及最新進展,并就共同關心的區域和全球環境議題交換意見。
開幕式上,李干杰發表題為《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主旨演講。他表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中國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從萌芽起步到蓬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生態文明寫入了憲法,生態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要步伐。過去一年,中國政府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扎實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大力推進體制機制改革,著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扎實推進生態保護與修復,嚴格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在推動解決國內生態環境問題的同時,中國秉承開放、合作、積極的態度,全方位參與國際合作和全球環境治理。2019年,中國成功舉辦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大力推動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務實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合作,認真履行國際環境公約。
李干杰強調,今年是《中日韓環境合作聯合行動計劃(2015-2019)》的收官之年,也是三國環境合作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中方贊賞日韓兩國為區域可持續發展作出的貢獻。中方愿繼續與日韓一道,圍繞共同關注的生態環境問題深化交流合作,用好包括“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在內的合作平臺,推動“中日韓+X”生態環保合作,將三國環境合作成功經驗、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理念與更多合作伙伴分享,讓包括三國在內的更多國家受益,為東亞乃至更大區域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日本、韓國部長也分別作了主旨發言。日本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介紹了日本在海洋塑料垃圾、生物多樣性、應對氣候變化、大氣污染等領域的工作進展。韓國環境部部長趙明來介紹了韓國環境戰略規劃的相關工作,以及韓國近年來在大氣環境治理、低碳經濟、綠色發展等領域的工作進展。
會議期間,三國部長審議了《中日韓環境合作聯合行動計劃(2015-2019)》實施情況,對工作進展表示滿意;聽取了青年論壇、企業圓桌會、城市脫碳與可持續發展聯合研究項目代表的成果報告。三國部長對中日韓環境合作的發展前景和未來方向進行了展望和探討,明確了包括生物多樣性、綠色經濟轉型在內的未來優先合作領域,通過并簽署了《第二十一次中日韓環境部長會議聯合公報》。三國部長還為中國的柴發合、日本的內田圭一(Uchida Keiichi)和韓國的李宗宰(Lee Jong-Jae)頒發了2019年度“中日韓三國環境部長會議環境獎”。
在隨后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李干杰表示,中日韓環境部長會議自1999年啟動以來,三國堅持政策對話與交流,推動優先領域務實合作,促進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為全球環境治理作出重要貢獻。本次會議始終堅持分享成功經驗、坦誠交換意見,共同謀劃未來合作,體現合作新精神;充分考慮到各國環境需求,結合全球和區域重要環境議題,確定了未來五年合作新優先領域,為三國環境合作搭建框架、指明方向,邁入合作新階段;中日韓環境部長會議機制在區域環境合作領域形成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在回答記者關于《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籌備進展情況時,李干杰表示,COP15將于2020年10月在中國昆明舉辦, 大會的主題是“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中國政府高度重視COP15的籌備工作,已經成立了籌備工作組織委員會和強有力工作團隊,全面啟動大會籌備工作。中國期待此次大會堅持已確定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050年愿景,吸收借鑒“愛知目標”的經驗,充分考慮“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確定的生物多樣性目標指標,致力于推動《生物多樣性公約》三大目標的實現。中國將充分考慮不同締約方的關切,協調各方利益,全面履行東道國義務,積極做好籌備工作,推動達成一個兼具雄心與現實的框架,確保舉辦一屆圓滿成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締約方大會。在此過程中,中國也愿與日本、韓國加強溝通協調,并汲取經驗,共同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出謀劃策、貢獻力量。
會前,李干杰還分別與日本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韓國環境部部長趙明來舉行了中日、中韓雙邊會談。
中日韓環境部長會議開始于1999年,旨在落實三國首腦會議共識,探討和解決共同面臨的區域環境問題,促進本地區可持續發展。會議每年召開一次,在三國輪流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