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鉀肥之王”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000792,下稱“ST鹽湖”)百億資產大拍賣再遇流拍尷尬。
二次拍賣流拍
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顯示,截至12月3日9時,ST鹽湖所持控股子公司青海鹽湖鎂業有限公司88.3%股權和349.5億元應收債權、青海鹽湖海納化工有限公司97.748%股權和60.23億元應收債權、鹽湖股份化工分公司資產包三場拍賣已全部結束。盡管二次拍賣起拍價較資產估值已是折上折,ST鹽湖三項資產仍因無人參與競拍而流拍。
根據《財產管理及變價方案》的規定,首次拍賣以處置資產評估值的70%為起拍價,前次拍賣未能成交的,下次拍賣降價幅度不超過30%。ST鹽湖三項資產評估值合計近254億元,二次起拍價合計約124億元。
第三次拍賣即將開始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ST鹽湖將于12月11日9時開始上述資產的第三次拍賣,起拍價再打七折,目前還未有人報名。
ST鹽湖始建于1958年,于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是青海省國有資產投資管理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青海省國資委,公司主要業務包括氯化鉀的生產和銷售、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等。其中,鉀肥板塊設計年產能達500萬噸,是國內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被業內稱為“鉀肥之王”。
但由于近兩年在金屬鎂一體化項目、PVC一體化項目、綜合利用一、二期項目等項目上連續巨虧,ST鹽湖于2017年出現成立以來的首次虧損,2017年和2018年合計虧損76.55億元。2019年4月30日,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并由“鹽湖股份”變更為“ST鹽湖”。若今年再度虧損,公司股票將于2019年年報發布后暫停上市。
ST鹽湖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4.78億元,同比增長22.55%;虧損5.04億元,虧損額同比增長58.49%。ST鹽湖在此前業績預告中提到,報告期公司綜合利用一、二期項目虧損約4.75億元,鹽湖海納PVC一體化項目虧損約6.61億元,金屬鎂一體化項目虧損約26.98億元。
8月16日,泰山實業以ST鹽湖不能清償439萬到期債務并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法院提出對公司進行重整的申請,并將通過重整程序清償其相應債權。9月30日,青海省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ST鹽湖破產重整一案,并于同日指定ST鹽湖清算組擔任鹽湖股份管理人。
據ST鹽湖最新披露的重整進度公告,截至11月27日,共有1038家債權人向管理人申報債權,申報金額約為人民幣484.78億元。截至同日,管理人已初步審查確定的債權金額約為人民幣453.75億元。此外,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2家意向戰略投資者向管理人提交了報名材料,目前處于材料審核以及戰略投資事宜洽談階段。
去年收入百億卻還不上439萬債務?資產大拍賣僅處置虧損不良資產?11月29日,ST鹽湖發布公告回應了輿論對其破產重整程序、財產變現處置定價等方面質疑。
對于賬面尚有一定資金及現金流,仍欠付重整申請債權人債務以至被申請破產,ST鹽湖稱,截至9月30日,公司賬面合并口徑雖有資金7.26億元,但約5億元現金為并表子公司所有,公司無權自由使用。2.27億元自有資金中,2.03億元已經被法院司法凍結,剩余0.16億元將直接用于生產經營所需的緊急支付,確保生產經營穩定,在眾多債務逾期無法清償的情況下,公司已無自有可用資金用于支付申請人的400多萬元歷史欠款。
ST鹽湖表示,公司已經無法產生持續、穩定的現金流。進入重整之前,因債務逾期,公司主要銀行賬戶已經被凍結,無法開展正常的生產經營,無法正常收取貨款,已經無法通過生產經營獲得穩定的現金流。同時,因公司已經出現債務危機,也無法通過新的融資或者大規模預收貨款的方式獲得流動性支持,ST鹽湖已經沒有可持續的現金流保障清償歷史欠款和開展正常的生產經營。
對于本次資產處置,ST鹽湖表示,公司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金屬鎂一體化等項目未能按照項目設計規劃達產盈利,反而侵蝕了公司依靠鉀肥、鋰業資源形成的利潤。為了實現“好壞分離、體外培育”,避免公司利潤為虧損資產所侵蝕,影響公司長遠發展,上述虧損資產被納入擬處置資產的范圍。
12月3日收盤,ST鹽湖報收于8.57元/股,下跌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