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斯邁已在中國扎根近30年,此次在上海設亞太地區總部,將進一步強化中國市場在亨斯邁全球戰略發展中的引擎地位。”亨斯邁集團聚氨酯事業部亞太區總裁潘律民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
亨斯邁集團聚氨酯事業部亞太區總裁潘律民。
亨斯邁集團(下稱“亨斯邁”)于1970年在美國創立,業務覆蓋化學品、塑料、紡織品、鞋類、油漆與涂料、建筑材料等。2018年亨斯邁集團的營業收入約90億美元,其中50%來自聚氨酯事業部。
作為進入中國最早的全球聚氨酯巨頭,亨斯邁目前在中國的累計投資已達到150億元人民幣,中國也已成為亨斯邁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1992年9月,亨斯邁聚氨酯(中國)有限公司在上海市閔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成立,成為中國聚氨酯領域第一家外資技術服務中心。
11月20日,亨斯邁亞太區總部正式落戶上海,將逐步承擔亨斯邁在亞太區的投資、管理、貿易以及地區人民幣外幣資金調配等各項職能,整合和擴大其在大陸現有股權和投資,進一步推動亨斯邁集團在亞太區業務發展。
這一新進展與上海市8月印發的《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本市促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其中提到,允許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在跨境資金池業務下集中運營管理公司成員企業境內外資金,按照集團商業模式開展資金歸集、調撥、結算、套保、投資、融資等業務。
“在上海成立區域性總部,能夠讓我們更好地進行投資和發展。”潘律民表示,過去亨斯邁在中國的分公司間進行資金調配有諸多不便,需要經過境外,再繳納10%稅款,才能進行投資,這在資金運用的效率及成本上都不是最好的方式。
潘律民提到,上海政府出臺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措施發力總部經濟,再加上明年1月開始實行的《外商投資法》,對亨斯邁這樣的跨國企業而言都是利好消息,中國未來市場機會繼續大增。據他透露,在新的亞太地區總部的引擎和輻射作用下,亨斯邁將持續深化本土投入。
近年來,亨斯邁在中國的產能也在不斷擴大,下游行業的需求和發展方向是其關注重點。聚氨酯已經廣泛應用于管道保溫、冷鏈倉儲、現代農業等多種隔熱保溫領域。
“現代農業是當下中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我們也在做很多投資項目與之更好搭配。”潘律民以養豬為例解釋道,“豬仔夏天不能熱,冬天不能冷,這就需要用到很多聚氨酯板材,現在很多養豬場已經用上了我們最好的保溫材料。”
目前,聚氨酯板材在現代農業中主要作為保溫材料應用于豬舍和屠宰場的保溫隔熱,同時也可以用于其它畜牧業及菌菇作物等需要保持穩定溫度環境的農業養殖。在供應鏈環節,聚氨酯材料也用于食品分揀、包裝和加工工廠以及冷庫和運輸集裝箱的保溫板中,使各個環節均能保持合適的溫度。
潘律民透露,今年亨斯邁在現代農業方面的業績比去年增長了15倍,聚氨酯未來在該領域還會有更多新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