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650噸以上吊車的求租信息越來越多,大家都知道是因為補貼最后期限快要到了,進入搶裝高峰期,所以車輛需求越來越多!
此次的風電行業搶裝依舊來自于“新政”。今年5月2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規定:
2018年底之前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網的,國家不再補貼
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底前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2021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網的,國家不再補貼
自2021年1月1日開始,新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國家不再補貼
因政策造成的搶裝并非首次,早在2010年、2015年,風電行業也曾出現搶裝,而以2015年尤為顯著。
2014年12月31日,發改委發布《關于適當調整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發改委價格【2004】3008號),決定將第Ⅰ類、Ⅱ類和Ⅲ類資源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降低2分錢,第Ⅳ類資源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維持現行每千瓦時0.61元,此次調整適用于2015年1月1日以后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以及2015年 1月1日前核準但于2016年1月1日以后投運的陸上風電項目。
為了享受此前的電價政策,風電行業“搶裝”潮起,風電企業也獲得了良好收益。2015年金風科技實現歸母凈利潤達28.49億元,同比上升55.74%。
如果將時間軸拉長,2015年“搶裝”對后續兩年的行業發展也產生了巨大影響。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發布的《中國風電產業地圖2018》顯示,2015年,中國(除港澳臺地區外)新增裝機3075萬千瓦,同比增長32.6%,新增裝機達到了10年間(2008年-2018年)的最高值。
事實上,“搶裝潮”退后,裝機隨之而來的則是下跌。《中國風電產業地圖2018》顯示,2016年、2017年新增裝機分別為2337萬千瓦、1966萬千瓦,連續兩年下滑。
一切時間都指向了2020年12月31日,如果在這個時間完成不了并網,國家不再補貼。
距離這個時間還有不到14個月的時間,
我們吊車真的能有多少活?
真的像某些專業人士那樣說的,
我們吊裝人的春天真的來了嗎?
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1、受天氣和區域的影響,風機設備真的有那么多可安裝的嗎?
一般風電安裝要經過基礎施工、設備安裝調試、并網發電等多個階段,然而基礎施工作為風機安裝的第一步,受限于天氣等多個因素制約,東北地區一般都在每年3月份才能施工,設備安裝集中在8月份以后,也就是每年真正能施工也就是8個月左右。你想安裝風機,真的有那么多設備可以讓你來安裝嗎?
這次安裝高潮的到來,更多的風機廠商持觀望的態度比較多,經過上一輪的搶裝潮后,大家都理性來看待這次小高潮。是否會因為這一次搶裝投入更多的財力和精力來滿足。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的應收帳款,增加財務負擔。量力而行可能是現在每個風機廠商最好的態度。
2、吊車租賃費真的會漲嗎?市場的飽和又會是多少?
前些日子看到朋友圈有人說,風電安裝機型800噸級年后租金可能會達到150萬元整,大意就是現在是買車最好的時間,趕緊買車吧!
吊車行業的投資收益一般不需要太多于精細的財務計算,往往有人會誤導你,每月租金150萬元,每年租金1500萬元以上,二年就能回本,最差三年也能回本。
國內廠家800T銷價約2600萬元以上,按月租120萬元來計算,除去轉場以及項目空檔期,一年最多的營業收入不超過1000萬元,更有年租800萬元就成交的。2020年一年的時間,搶裝完成了以后,如何生存也是一個問題。
目前市場800T級投入市場約100臺,這數量還不包括1000噸以上全地面起重機,未來真的會那么多活。我們預測真正的競爭會在2020年10月份以后開始。
3、現在買車是對還是錯?
經濟發展有他固有的規律,市場行為存在就有他的必然性。買車是對是錯這不是一個問題,沒有逼著你買車,只是你自己選擇的問題。
難道買大車的都是不理智的嗎?我們不排除個別車主比較沖動,但是大多數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不停的調整公司的產品架構,淘汰一批老舊車型,新上一批性價比的新車,以確保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定的優勢。
市場千變萬化,起起伏伏,不盲目樂觀,不杞人憂天做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的事,最大程度控制應收款的風險堅持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