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推進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緊密結合,采取了優化能源結構、發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匯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不斷提高。2009年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太陽能熱水器集熱面積、水電裝機容量均居世界第一。
幾天前,中共中央召開了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制定“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建議。提出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當前,我們正在制定節能減排專項規劃。“十二五”期間,將繼續設定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
目前,世界經濟正在發生重大變革調整。許多國家積極尋求振興經濟的新途徑和新引擎。中國政府已經決定,將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作為現階段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們緊緊抓住綠色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大力發展節能產業,做大做強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大規模發展環保產業;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推廣高效節能產品,加快節能環保服務業發展,實現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為此,一要大力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形成對節能環保產業最直接、有效的需求。二要完善政策體系、健全激勵機制。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健全污水垃圾處理費征收和管理制度,加強對節能環保項目的財政支持和稅收優惠。三要突出科技創新。在提高能效、煤炭清潔利用、污染治理等領域,攻克一批關鍵和共性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示范和先進成熟技術的推廣應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四要完善服務體系,優化市場環境。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機制,鼓勵BOT等多種建設運營模式,完善準入標準,為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中國節能環保產業市場廣闊;日本在節能環保領域有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雙方互補性強。加強合作,有利于解決兩國共同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符合兩國人民的切身利益。為此,我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完善對話機制,增進溝通互信。雙方要在首腦會晤、經濟高層對話、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等框架下積極開展節能環保對話,推動對話的機制化、經常化,多方面和多層次。
二是創造良好環境,推動務實合作。雙方已簽署了推動環境能源領域合作的聯合公報、繼續加強節能環保領域合作的備忘錄,要采取切實措施,全面落實,取得實質性進展。要辦好節能環保論壇,深化企業合作。加大節能環保示范項目推動力度,加快推進重大節能工程垃圾焚燒發電、污泥處理、智能交通等項目的實施。我們歡迎日方通過投資、聯合研發、技術交流、人員培訓等多種方式參與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三是深化雙邊合作,共同應對挑戰。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能源等全球性挑戰中共同發揮積極作用。
從2006年起,中日已連續舉辦了四屆節能環保論壇,簽訂76個合作項目,積極推動了兩國節能環保合作,成為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本屆論壇,中日1000多人與會,并將簽署40多個合作項目,這說明論壇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我們愿加強與日方的溝通協作,促進簽約項目的落實,取得更豐碩的成果。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