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糠醛、生物質發電、工廠化沼氣供應等項目紛紛開工,今年以來,廣西上思縣一手抓傳統工業提升,一手抓新型生態工業發展,積極推進節能減排項目,促進工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廣西上思縣地處十萬大山腹地,生態資源優越。該縣按照“構筑十萬山產業新高地,打造北部灣生態后花園”的經濟社會發展思路,積極推進生態工業發展。該縣協調兩家大型糖廠斥資3550萬元,建設了污水和酒精廢液處理系統;今年引進投資額5000萬元的沼氣項目,收集糖廠酒精廢液處理過程產生的沼氣,每天約5萬立方米,作為鍋爐燃料。此外,該縣還巧妙利用酒精廢液當做液肥噴淋蔗地,實現了治污、增收、灌溉、施肥“多贏”。據自治區環保局監測,該縣兩家糖廠已達到清潔生產標準。
今年以來,結合節能減排工作,該縣繼續加大對制糖傳統工業的技改和生態涉糖項目的引進力度。往年,壓榨甘蔗產生的蔗渣,對糖廠來說是一塊“雞肋”。今年,該縣引進糠醛、生物質發電兩個大型項目,將“雞肋”變為“寶貝”。其中,昌菱糖廠引進國內第一家利用蔗渣提取糠醛項目,一期投資7500多萬元,目前主廠房已經封頂,部分設備已安裝到位,預計明年3月就可投產,建成后每年將實現收入近億元。此外,該縣引資的生物質發電項目已經開工,投資4.3億元,以蔗渣、甘蔗葉等為燃料進行發電,投產后每年可實現上網電量2.7億千瓦時,節約標準煤15萬噸,為地方增加稅收2400萬元,增加農民收入8000萬元。
在項目引進過程中,該縣還變“引資”為“選資”,共“選”進投資項目35個,投資總額達58億元,全都是高稅收、高科技、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企業,如投資5.5億元的復合木地板、投資1億元的松針盤芋項目、投資1.5億元的碳素項目等。此外,該縣還抓好工業節能專項行動,加強對年耗能3000噸標準煤以上重點用能企業的監管,對突破能源消費總量的規模以上企業,責令其采取暫停生產等措施進行調控,努力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工業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