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西省加強節能減排和環保工作,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邁出重要步伐,與此同時,轉型仍面臨較大挑戰。
山西省省長王君在日前召開的山西省經濟工作會議上介紹,今年以來,山西省加強節能減排和環保工作,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大力淘汰落后產能,全年共關停小火電機組163萬千瓦,淘汰落后鋼鐵產能1008萬噸、水泥832萬噸、焦炭532萬噸、電石23萬噸、電解鋁4.2萬噸;全面啟動生態省建設,深入實施“藍天碧水工程”、造林綠化工程、生態環境治理修復工程。
王君說,山西全省嚴格實行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重點加強對高能耗行業和企業的節能監管,綜合實施結構、工程、技術和管理節能減排措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據統計,截至12月26日,山西全省11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平均達到343天,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5.3%。全年完成營造林42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8%。
山西省省委書記袁純清在會議上指出,山西省轉型仍然面臨較大挑戰。結構性矛盾突出,經濟發展方式粗放,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節能減排任務艱巨,山西省碳排放強度居全國第一,單位面積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負荷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55倍和1.78倍。
據介紹,山西省委、省政府經過研究,初步提出了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3.5%左右,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5%,二氧化硫下降1.5%,化學需氧量下降2%,煙塵、粉塵(工業)排放量均下降2%。“在減排上增加了煙塵和粉塵兩個指標,表明我們自加壓力,顯示了在轉變發展方式上的積極性、主動性,高標準、嚴要求,這也是我們在轉型試驗區的推進上亮起的鮮明旗幟。”袁純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