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西南石油局年產氣突破100億方 累計探明天然氣 | 12-30 |
12月25日,中國石化西南石油局迎來歷史性跨越,2024年生產天然氣突破100億立方米,相當于油當量800萬噸大油田,熱能當量相當于三峽電站全年發電量的總熱能,可滿足274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氣需求。目前,西南石油局累計生產天然氣1100億立方米、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超1萬億立方米,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貢獻。 西南石油局是中國石化在四川盆地最大的油氣生產企業,目前已開發建設了元…… |
[組圖]碳先進技術、“雙碳”全領域專家和多行業零碳應 | 12-26 |
12月25日,3060零碳產業基地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面向社會廣泛征集綠色低碳先進技術、“雙碳”全領域專家和多行業零碳應用場景。 發布會現場 該基地是服務國家碳中和碳達峰落地實施的全域化全場景一站式生態服務平臺,由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京東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鐵上海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天津理工大學、三零六零碳科技集團五家單位共同打造,發揮各自專業優勢,協同構建“雙…… |
零碳園區試點讓未來可見,鹽城大豐“綠電認證”助力中 | 12-23 |
江蘇鹽城是全國首批、江蘇省唯一的碳達峰試點城市,也是江蘇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設的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在鹽城市大豐區,一場走在前讓未來現在可見的產業園試點正在穩步進行中。 在鹽城大豐港零碳產業園內,每個企業的能源消耗、碳排放及綠電使用情況都會被事無巨細呈現在碳谷智造中心的數據大屏上。只通過一個數據平臺,便可溯源整個園區內的綠電足跡。此外園區還對標歐盟最嚴標準,與地方國網公司合作建設變…… |
李勇:工業零碳化成為國際競爭焦點|2024華夏城市產業 | 12-23 |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佳佳 李未來 北京報道 2024年12月17日,由《華夏時報》社主辦,中國城商聯攜手共辦的“2024華夏城市產業鏈發展大會”在北京五洲皇冠國際酒店成功舉行。本次大會以“重塑價值·未來可期”為主題,百余位一線財經專家學者、品牌企業大咖匯聚一堂,開啟了一場深度的思想盛宴與觀點交流。 會上,歐美同學會北歐零碳委員會主任,生…… |
“零碳園區”首秀登場!國耀融匯租賃攜手國藥物流點亮 | 12-23 |
為積極推動國家綠色發展,深入推進“雙碳”戰略,國耀融匯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簡稱“國耀融匯”)依托醫療大健康產業優勢,大力拓展綠色租賃業務,創新發展“租賃+運營”業務模式,目前已協同集團打造建設國藥控股首個零碳示范園區,推動國藥控股綠色醫藥物流體系建設,加速集團綠色轉型。 2024年8月,由國耀融匯租賃子公司國曜新能源承攬的國藥物流碳中和醫藥倉儲項目全面竣工。持續至今,項目…… |
2024年我國能源自給率保持在80%以上 | 12-23 |
記者從國家能源局獲悉,2024年我國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綠色低碳發展水平進一步鞏固提升,能源自給率保持在80%以上。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發電總裝機約33.2億千瓦,發電量10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7%;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累計建成新型儲能超過6000萬千瓦,新型儲能技術創新不斷涌現,調度運用能力持續增強;充電基礎設施累計建成超過1200萬臺,95%以上高速公路服務…… |
我國核電在運在建規模升至世界第一 電動汽車充電基礎 | 12-23 |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我國在運和核準在建核電機組裝機約1.13億千瓦,規模升至世界第一。2025年,我國將核準開工一批條件成熟的沿海核電項目,穩步推進在建核電工程建設。 2024年,我國充分發揮煤炭煤電兜底保障作用,持續推動油氣增儲上產,能源供應總體穩定。煤炭穩產穩供,智能化產能占煤炭總產能的比例提升至50%以上,全年全國煤炭產量約47.6億噸,改造升級煤…… |
我國風光發電利用率保持95%以上 | 12-23 |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戴小河)國家能源局15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風電裝機約5.1億千瓦、光伏裝機約8.4億千瓦,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 我國新能源發展速度快,年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2013年以來,風電裝機增長6倍,年均增長約20%;光伏裝機增長180多倍,年均增長約60%。年度新增裝機全球占比均在40%以上,為全球綠色發展持續提供動力。 …… |
三峽電站累計發電量超1.7萬億千瓦時 | 12-23 |
長江干流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的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6座梯級水電站,目前已完成蓄水任務,可用水量超340億立方米,比近5年平均值多11%,為迎峰度冬期間電力供應、下游生產生活等提供了有力保障。水利部數據顯示,三峽電站累計發電量超1.7萬億千瓦時。…… |
我國智能化產能占煤炭總產能的比例提升至50%以上 | 12-23 |
12月15日,2025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在京召開。記者從會議上獲悉,2024年以來,我國持續推動煤炭穩產穩供,智能化產能占煤炭總產能的比例提升至50%以上,全年全國煤炭產量約47.6億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