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博:擬不超20.22億元投建零碳總部基地 | 04-17 |
人民財訊4月16日電,中信博(688408)4月16日晚間公告,公司擬在蘇州市昆山市陸家鎮建設中信博零碳總部基地,相關產品主要應用于光伏、光熱、儲能等領域,擬投資規模不超過20.22億元。昆山市陸家鎮擬向公司提供總面積175.04畝的工業用地用于項目建設,具體畝數以最終簽訂的土地出讓合同為準,項目建設期約3年。…… |
池州經開區啟動省級零碳產業示范園區建設 | 04-17 |
近日,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安徽明生清潔能源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啟動省級零碳產業示范園區建設,通過完善能源管理“一張網”、源網荷儲一體化等基礎設施,實現園區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降,力爭到2027年將園區打造成國內領先、省內一流的零碳園區。 實現“雙碳”目標,產業園區綠色轉型勢在必行。近年來,池州經開區加快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改造升級,積極推進工業領域設…… |
探訪貴州首個“零碳園區”設計標識項目 “老園區”煥發 | 04-17 |
中新網貴州新聞4月11日電 (記者 張偉)在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一座占地30畝、擁有12棟單體建筑的“建科院零碳園區”,獲得4個認證:“零碳園區”認證、“碳中和園區”認證、“零碳建筑”認證和“零能耗建筑”認證。諸多認證的背后是貴州上下踐行綠色低碳持續發展理念,推動“老園區”煥發“新生機”,可謂打造多維度韌性城市樹立典范。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
黃河中心:精準施策護生態 共筑大河安瀾 | 04-17 |
新華網北京4月3日電(張昊哲)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隨著現代生活的不斷發展,黃河流域面臨著水污染、水資源短缺、生態系統脆弱等多重挑戰。202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關于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戰略要求,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提供了行動指南。 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問題具有顯著的區域差異性,上游地區重點關注水源涵養…… |
[組圖]蹲點日記:流動的“新”“綠”,電力數據里的經 | 04-17 |
新華社天津4月7日電(記者郭方達、王寧)清明假期,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小王莊鎮的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壓變電站擴建工程現場,1000千伏設備區南北側各有一臺吊車揮舞著長臂,把需要對接安裝的設備吊裝到位。 “從4月5日開始到30日,我們準備通過兩次作業,將擴建的1000千伏組合電器設備與海河特高壓變電站現有的運行設備進行對接接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壓變電站擴建工程變電專業負責…… |
行業龍頭加速布局,電動汽車超快充市場將迎來爆發 | 03-31 |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2025閉門理事會上,超快/極快補能生態再次成為核心議題之一。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向東在會議發言中指出,盡管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取得全球領先地位,但隨著市場滲透率逼近50%,“補能焦慮”問題逐漸凸顯,“充電像加油一樣快”的超快、極快充技術正成為破局關鍵。 增速放緩與資源投入矛盾突出 行業面臨三大挑戰 黃向東在發言中總結了過去十年我國新能源汽車…… |
零碳制造園區項目周市開工 | 03-30 |
蘇報訊(駐昆山記者 周函 通訊員 李艷)近日,位于昆山周市鎮的陸新新材料精密結構件零碳制造園區項目開工,總投資30億元,占地150畝,建筑面積9.5萬平方米,計劃建設時間2年,4年實現達產,達產后預計年產值30億元。 據介紹,該項目以打造綠色循環零碳制造產業園區為目標,加快培育綠色低碳新質生產力,實現產業鏈整合延伸及自我轉型,為昆山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近年來,周市鎮積極踐行“…… |
零碳園區、零碳工廠育新機 | 03-30 |
零碳園區、零碳工廠正為我國制造業轉型帶來新機遇。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扎實開展國家碳達峰第二批試點,建立一批零碳園區、零碳工廠。在業內人士看來,伴隨能源結構加速調整轉型,傳統模式難以滿足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與工業低碳發展的需求,綠電直供成為解決途徑之一。零碳產業、零碳工廠可將能源生產與使用有機結合,促進綠電本地消納和新工業體系的培育。 ■綠電需求顯現…… |
張軍濤:零碳園區建設要充分考慮本身資源稟賦,避免“ | 03-30 |
3月18日,由中國節能協會碳中和專業委員會、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新京報社等單位聯合編制的《零碳園區評價技術規范》(T/CECA-G 0344-2025)團體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正式由中國節能協會頒布實施,為零碳園區的建設與評價提供了科學、系統、可操作的標準化依據。此次,新京報零碳研究院也是參編單位之一。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提“零碳園區”,并將其作為2025年的重點任務…… |
[圖文]推動綠證市場高質量發展 提升社會用電“含綠量” | 03-30 |
杭州亞運會、上海進博會等均通過綠證實現100%綠色用能,居民自主購買綠證數量不斷提升……近年來,大型活動、用能企業、公共機構、居民用電均通過購買綠證實現綠色電力消費,綠色電力消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和利用大國,并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證市場。為高質量建設綠證市場,推動綠證價格合理體現綠色電力環境價值,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