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下一代智能電網核心技術的“分布式供能技術”,目前已在湖南成功運用。“這項重大節能技術的推廣和運用,可從根本上緩解夏季用電緊張局面!敝袊鴻z驗認證集團湖南公司專家李豐28日對記者表示。
“中國節能融資項目”和“中國終端能效項目”下屬子項——湖南省重大節能技術示范產業化項目課題結題會當日在長沙舉行。來自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中南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等單位的參會領導和專家圍繞重大節能技術的應用效果和產業化前景展開熱烈討論,并提出:節能技術的產業化是比研發更為重要和艱巨的工作,需要技術專家、管理人員、政策制定者通力合作。
據介紹,“中國節能融資項目”和“中國終端能效項目”是中國政府與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合作開發的促進節能減排的國際合作項目,也是目前中國在節能領域獲得的最大國際贈款和貸款項目。兩大項目均旨在提高中國重點用能行業、大中型企業的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作為兩大項目的子項,“湖南省的重大節能技術和示范”共包括“分布式供能”、“新型陰極結構高效鋁電解”和“智能局部通風”三項節能技術。
其中,新奧能源公司在黃花機場T2新航站樓項目上同步建設的分布式能源站,就系分布式供能技術在湖南的首次運用,一舉將常規發電技術不足45%的能效水平提高到85%以上的能源利用效率,并對電網和燃氣管網負荷具有極佳的平衡作用。該項目目前已在黃花機場順利投入使用,夏季為新航站樓提供制冷和電力,冬季提供暖氣和電力;由湖南晟通科技集團開發的新型陰極結構高效鋁電解技術,比常規技術降低了13.9%的電耗,如在全行業推廣,每年能為國家節約253億度電,折合標煤885萬噸;結合工業和信息化的典型技術礦井智能局部通風系統,能為煤礦生產節約數額可觀的能耗、降低礦山安全事故、提升礦山裝備的整體水平,“十二五”期間,該技術的推廣實施將為采礦行業節約78萬噸標煤的能耗。
出席結題會的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黃繼先表示,中檢湖南公司課題組將進一步研究重大節能技術的產業化可行性和投資模式,把發展節能低碳事業作為培育新興戰略產業來抓,在湖南省“四化兩型”建設大潮中不斷創新,發揮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