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010年北京市累計利用再生水近33.6億立方米,相當于1680個昆明湖的水量,也接近于2010年北京市全年的總用水量。再生水成為北京不可或缺、穩定可靠的新水源。
8月的一個周日,家住北京市通州區大方居的吳先生來到物業管理處,他是要問問小區的中水開通了沒有。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吳先生有些失望。“北京這么缺水,還是希望能夠早點通中水。”
在北京,有越來越多像吳先生這樣的普通市民了解水資源的緊缺,而使用再生水也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隨處可見的再生水
奧林匹克公園的湖面波光粼粼,一池碧水全部來自數公里以外的北小河再生水廠;通州區的涼水河橡膠壩,干凈清澈的再生水隨時準備流向下游的農田;亦莊京東方8.5代線工廠,85%的用水來自再生水,朝陽區華紡易城小區,家家戶戶都是用再生水沖廁……
再生水即所謂“中水”,是指污水經適當處理后,達到一定的水質指標,滿足某種使用要求,可以進行有益使用的水。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調水相比,再生水具有明顯的優勢。更重要的是,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態環境,實現水生態的良性循環。
正如我們幼年時做過的一個腦筋急轉彎:什么東西越洗越臟?你一定知道答案是水。只要用過就會變臟,這就是水的特性,而且由于用途不同,變臟的水里成分復雜、細菌眾多。
如何將城市排水管道中的劣V類水“變身”為干凈可用的再生水?
傳統的污水處理方式主要是在江河湖泊周圍,用水泥搭建“沉淀池”,經過簡單的物理過濾再予以排放。這種土建模式無法保證再生水的水質。隨著再生水用途的不斷拓展,對水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北京市水務局排水處的熊建新副處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現在對污水都要求深度處理,引進了膜處理技術,還采用了生物濾池、臭氧消毒等,都在推廣使用。”
將污水處理后回用
“以膜生物反應器(MBR)為代表的膜分離技術是目前最先進的再生水深度處理工藝。”GE中國研發中心高級研究員熊日華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道,“將成千上萬根外觀像面條一樣的中空纖維膜放置在污水中,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分解凈化污水。而每根‘面條’實際上都是一個精密過濾裝置,將污泥、細小顆粒、細菌以及病毒等通通阻擋在面條之外,過濾后的干凈水則通過‘面條’中央特制的細小通道收集匯總后進行回用。”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水環境保護研究所所長黃霞介紹,MBR是一種將膜分離技術與傳統污水生物處理工藝有機結合的新型高效污水處理與回用工藝。它利用了膜分離的選擇透過性與高效性,又利用了生物處理的有效性和徹底性,將水中的有害物質最大限度地去除,處理后的污水水質清澈,有機物含量極低,可以直接回用。
與傳統的污水處理工藝相比,MBR的最大特色是使用膜組件代替了沉淀池,膜組器直接浸入生化池中,生化池混合液通過膜進行固液分離。“用膜組件代替傳統活性污泥工藝中的二沉池,可以進行高效的固液分離,克服了傳統活性污泥工藝出水水質不夠穩定、污泥容易膨脹等不足。”黃霞說。
“膜生物反應器系統優異的出水水質可以滿足大多數的回用要求。對于一些含鹽量較高的原水或者類似鍋爐補水等回用水質要求極高的場合,可以進一步用到反滲透等其他更加精細的膜分離技術。”熊日華說。
熊建新介紹:“最早的膜處理設備都是引進國外的,近年來國內也有自主創新的,我們也開始逐步推廣使用。因為關鍵設備的配件如果壞了,國外產品不好采購。”
2001年成立的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憑借自主研發的先進技術,已經完成了北京密云再生水廠工程、北京懷柔雁棲污水處理廠改造工程、湯河口鎮污水資源化工程等千余項MBR污水資源化工程。
再生水利用仍需拓展
2010年北京市再生水年用量已達6.8億立方米,絕大部分用于用水大戶。目前工業上,9座熱電廠生產冷卻用水已全部使用再生水;農業上年用再生水3億立方米;全市10余處湖泊、公園以及70%以上的城區河道都已將再生水作為主要補水來源。
而與普通市民息息相關的中水使用卻似乎差強人意。一些新建小區盡管有中水管道,但中水卻遲遲不通。而中水洗車也一直推廣不開。
這首先是老百姓接受程度的問題。熊日華認為:“再生水難以大規模用于居民生活用水,主要出于安全性方面考慮以及受到大眾接受程度的制約。”
四川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學院劉國東教授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現在很多私營企業介入污水處理,有時候中水未必達標,有些味道,在居民生活中大面積推廣可能還有難度。”
而中水管網鋪設運營的費用較高也是一個制約因素。
對此,熊建新表示,管網鋪設直接服務于主要用戶,“首先要往河里鋪,直接用于補充河流用水。其次要向工廠鋪設,供給大的工業用水用戶。第三則是給市政,用于市政及園林用水。”這同樣是出于規模效益的考慮。
“很多新小區都有中水裝置,但用不起來,這里面有運營費、管理費等經濟問題,也有管理問題,應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而不是讓開發商和物業的經濟杠桿起作用。”中科院水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夏軍教授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不能所有事情都靠錢說話,要從制度上想辦法,好小區的經驗要學習和推廣,中水用好對節約水資源會起很大作用。”
“我們正在努力拓展再生水的使用范圍,并對再生水進行深度處理,使出廠水質進一步提高,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計劃在2015年,北京市再生水使用量要達到10億立方米,約占全市總用水量的近1/3 。”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畢小剛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