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備受關注的光伏標桿上網電價橫空出臺,劃破了中國光伏市場一度的寂靜。時隔一個月,在業界對于中國光伏市場將要步入快速發展軌道給予樂觀的期望之時,也在相關專家、企業對于未來光伏政策能否真正落實、補貼資金能否順利到位等問題表示出悲觀的擔憂之后,人們更加關注政策落定之后的執行情況,在風電、生物質發電絕對量保持增加的前提下,光伏產業的未來發展資金問題如何落實?補貼資金從何而出?補貼力度多大?各地區執行的情況又是怎樣?8月16日,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光伏上網電價出臺的比較突然,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很多質疑,但并不需要過分擔憂。政府既然制定了目標,就必須全額保障性收購可再生能源的電力,這是政府的責任,未來的實施節奏也將由政府來控制。預計政府將采取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等措施,來促進引導光伏市場的有序健康發展。”
政府力推光伏發展
早在兩年前,業界就一直呼吁國家應明確光伏上網標桿電價。雖然自2009年財政部、住建部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以來,我國已經陸續出臺了金太陽示范工程等扶持國內光伏發電市場的政策。但苦于政策一直缺乏有力的拉動,國內光伏發電市場一直處于蟄伏狀態。8月1日,光伏上網電價“國標”的出爐,真正開啟了國內光伏市場,而幕后的政策推手就是政府對行業發展的有力支撐。
孟憲淦對記者分析說,“就‘十二五’而言,上報太陽能發電的規劃是1000萬千瓦,一旦正式批準,國家就必須要實現這個規劃目標。如果將這個目標進行分解,‘十二五’期間的五年間平均每年要完成200萬千瓦。但作為”十二五“開局之年,今年時間過半還未啟動,沒有一個合理的上網電價,就很難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實現‘十二五’的1000萬千瓦就有點困難,發展形勢要求政府必須盡早出臺政策。”在本次《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中顯示,對于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上網電價高于當地脫硫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的部分,仍按《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和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有關規定,通過全國征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解決。其中,再次明確了補貼的資金來源問題,依然來自國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
目前的提取標準為,每千瓦時電抽取4厘錢。2010年,全國大約征收了100億-110億元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相比實際需求,缺口在10億-20億元左右。分享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的,包括風電、生物質發電等多種新能源,用于光伏的只占很小一部分。如果國內光伏市場大規模啟動,缺口將會進一步增大。業內人士普遍預計,為彌補資金缺口,促進光伏市場發展,政府在未來很可能會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
“電價附加需要提升,否則不能滿足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需求。按照我們的計算,如果電價附加增加0.10元/千瓦時,到2020年累計就可以提取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6430億元,就完全可以滿足國內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需求。”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表示。
補貼資金多重保障
孟憲淦認為,從目前的法規來看,光伏產業發展所需資金最重要的渠道就是電力附加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兩個渠道,除此而外就是由地方政府來分擔。
在文件中,資金來源問題雖未明確提及,但“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始終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據有關機構估算,即使國家發展改革委在2012年初將“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從目前的0.004元/千瓦時提高到0.008元/千瓦時,由于風電裝機容量的增長以及并網條件的改善,該部分資金在2012年-2014年補貼仍將大量被風電占用,且處于勉強收支平衡的狀態。
孟憲淦告訴記者,對于光伏發電項目來說,在西部地區的光伏發電項目可能有8%-10%的贏利,東部地區在地方政府的配套補貼下也可能有贏利,而國家規劃“十二五”發展1000萬千瓦光伏總裝機容量目標,平均每年200萬千瓦光伏裝機容量太大,國家財力就難以安排,我國需要有一個全年的補貼資金額度,以此調節全年的光伏安裝量。
孟憲淦預計政府會選擇在明年適當的時機進行調整,調整電力附加肯定是有來自各方的壓力,政府會考慮如何完成這個總量目標,實現總的規劃目標,他再三向記者強調這是國家的一個責任。第二個資金來源就是財政部的“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光電建筑”與 “金太陽”的補貼就是來于此。文件中雖然沒有說明,固定上網電價的缺口資金可以占用國家的“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當然也沒有明確表示不可以占用。這個基金現在還沒有出臺具體的管理辦法,但是從法律上已經確立。政府“十二五”計劃發展1000萬千瓦的目標,就必須保證資金的來源。
但是“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已然存在虧損,如果新建項目的電價補貼通過占用“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的方式彌補,今年的“金太陽”項目補貼又該怎么辦?對于這樣的質疑,財政部已經表示“金太陽”2013年以后,每年100萬千瓦,這部分資金將由從財政部單獨撥款。
另外的來源就是一些把光伏產業作為地方支柱產業,如新余、無錫、常州、保定等,當地政府也會為了自身的經濟發展,出臺一些優惠的政策來支持、扶植,這是地方政府的行為。“基準電價的發布僅僅是開始,國家發展改革委的通知,還有很多有待細化,包括各地光伏電站的運行成本差異,以及地方財政補貼等。”孟憲淦認為,在基準電價基礎上,地方政府可靈活出臺地方性的光伏上網電價補貼政策。
深入專題了解:發改委上調上網和銷售電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