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2日,在日本東京塔前,一名女子參加灑水降溫活動。當天,日本民間團體組織民眾在東京塔前參加灑水降溫活動,呼吁節電度夏。
日本內閣經濟產業大臣缽呂吉雄6日說,參照首相野田佳彥先前發言,日本國內核電站數量今后將漸趨于“零”。
日本共同社評論,經濟產業大臣就核電站“歸零”發展模式發言實屬罕見。
不再新建核電站 關停老舊核電站
缽呂吉雄當天在內閣會議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日本核電站今后可能遵循“歸零”發展模式,不再新建核電機組并逐漸關停老舊核電站。
被問及核電站數量今后會否漸趨于零時,缽呂答道:“參照首相(先前)在新聞發布會上的發言,這一數字將漸趨于零。”
缽呂說,推進仍處于計劃階段、尚未實際開工的核電機組建設“存在難度”,譬如位于山口縣的上關核電站。“總體而言,民眾大多持減少(核電站數量的)意見,而不是增加。”
談及島根縣島根核電站3號機組、電源開發公司旗下大間核電站等在建核電機組啟動議題,缽呂稱“仍有許多研究余地”,將與經濟產業省的顧問機構討論后再做決定。
共同社稱,東京電力公司取消福島第一核電站7號、8號機組建設后,日本國內現有12座計劃在建的核反應堆。但除島根核電站3號機組等部分項目開工外,多數工程進展緩慢甚至沒有上馬。野田本月2日說,新建核電機組就現實而言難度頗大。
地震受損核電站不得不推遲重啟
談及核電機組重啟議題時,缽呂說,作為“壓力測試”的一部分,因定期檢查而停運的核電機組重啟前將接受安全評估,這一方案已經獲得野田認可。
核電發電量占日本總發電量大約三成。3月11日地震和海嘯后,日本現有54座核反應堆中,35座受地震影響或因定期檢查而處于停運狀態,導致電力供應緊張。另外,由于民眾擔憂核電站再次出現事故,一些反應堆不得不推遲重啟。
菅直人政府7月初決定,對所有核電機組作“壓力測試”,檢查它們抗御重大災害的能力,以緩解民眾擔憂。
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后,重啟接受定期檢查后的核電機組門檻增高,除需完成相應安全評估并獲首相和經濟產業大臣等3名內閣成員同意外,還要得到地方政府批準。
缽呂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承認,日本方面收到法國核能巨頭阿海琺集團有關回收福島第一核電站乏燃料棒的申請。不過,缽呂沒有說明日方對該提議作何回應。
相關新聞
日本節能頻出怪招
本報訊 日本“3·11”地震后,導致日本全國電力持續不足。幾個月以來,日本多次發起節能活動。
6月,為了節能減排,日本有組織鼓勵民眾脫下西裝,穿T恤、polo衫、運動鞋甚至夏威夷衫和涼鞋等清涼便裝上班。
7月,日本企業節能又出“怪招”,把廢棄易拉罐當成降溫利器,倡議在屋頂鋪設易拉罐,幫助降低溫度,取得顯著效果。
8月,為了響應全國節能用電的號召,日本一家企業要求2700名員工統一剪成短發,男生留寸頭,女生則剪“可愛包包頭”,以節約吹風機用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