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阿拉伯經濟”網站報道,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9月12日決定將2011年全球原油日需求增長預期下調15萬桶,至106萬桶/天;下調2012年全球原油日需求增長預期4萬桶,至127萬桶/天。下調原因主要基于當前全球范圍經濟形勢低迷、世界經濟復蘇喪失動力,尤其是西方主要工業國家需求不旺等。
歐佩克秘書處的報告指出:“世界范圍的經濟低迷和增長不振,已經影響了原油市場的方向,同時發達國家正努力應對不斷增加的主權債務和高失業率,全球工業活動明顯放緩,市場對原油增長的預期受挫。”報告強調說,北美地區原油需求面臨較大的“下行風險”,特別是由于美國經濟疲軟,債臺高筑,主權信用級別被下調,所有這些因素都將影響市場對原油的期望值。如果美國經濟繼續惡化,原油日需求增長預期將有可能在現有基礎上再削減20多萬桶。
值得注意的是,布倫特原油目前已經降至大約100美元/桶,紐約原油價格也下降至10個月來的最低水準,這對歐佩克是個不小的打擊。不過,目前歐佩克還沒有召開峰會研究對策的打算。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個月里,歐佩克12個成員國的原油日產量增加了40萬桶,平均日產量為3007萬桶。歐佩克最大成員國沙特的原油日產量增加了近26萬桶,達到975萬桶,安哥拉的原油產量也在進一步增加。不過,在歐佩克成員國中,尼日利亞、伊拉克、伊朗、利比亞等國的原油產量呈下滑之勢。
歐佩克的報告認為,利比亞的石油基礎設施及其產能建設遭受了戰爭的摧殘,出口陷入停滯,推動原油價格上揚。利比亞恢復原油生產尚需時日,預計未來6個月利比亞石油產量將可能達100萬桶/天,而恢復到戰前的產能規模則需要1年半以上的時間。
歐佩克的官方數據顯示,該組織8月份石油產量增長7.5萬桶/天,達到2992萬桶/天。如果維持8月份的石油產量水平不變,那么今年下半年國際油市將有68萬桶/天的供給缺口,這一缺口比7月份125萬桶/天的缺口減少了一半。
歐佩克的報告還指出,除了西方工業大國經濟乏力、內需不旺、市場不振等因素,促使今明兩年市場對歐佩克原油需求低于預期外,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印度、中國的原油需求也比原先預期的要低,諸多因素致使原油價格下行的勢頭加劇。而沙特《中東報》相關報道則表示,歐佩克的報告寄希望于中國加快經濟增長,而且相信中國有能力在拉動世界經濟回暖和復蘇方面起到領軍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