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在浙江義烏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林業產業博覽會暨第四屆中國義烏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上,阿里巴巴、歌山建筑等10家企業在中國林業碳匯交易試點啟動之時,認購14.8萬噸碳匯指標。
上市交易的中國首批林業碳匯指標是由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提供,來自2008年開始建在北京、廣東、甘肅、浙江的6個碳匯林基地。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趙樹叢表示,中國森林面積1.95億公頃,活立木蓄積量149億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積0.62億公頃、居世界首位。目前,中國森林植被總碳儲量達到78.11億噸,僅6項生態服務功能年價值量達到10萬億元。“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全球森林評估報告指出:在全球森林資源持續減少的情況下,亞太地區森林面積出現了凈增長,其中中國森林資源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它地區的森林高采伐率。”
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集團社會責任總監金媛影告訴記者,阿里巴巴之所認購碳匯指標是基于企業的社會責任,通過購買林業碳匯指標,以抵消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碳排放,達到碳中和。
來自德國國際合作機構的欒慎強在碳匯交易認購現場觀摩時接受記者采訪表示,他個人看好此間前景,他認為,當社會發展到采取強制限制碳排放時,如今正是投資的機會,“現在購買碳匯指標,價格肯定比今后有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