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產能過剩已經造成了業內企業大面積的業績下滑,但LED和太陽能光伏行業相關公司卻仍爭先恐后地投資擴產,并在A股市場大量融資。截至12月25日,今年以來上述兩個同屬于新能源領域的行業相關募投項目從市場上融得的資金高達約161.1億元。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25日,今年A股IPO、再融資募投項目約1743項,擬用募集資金投資總額約6326.5億元。其中,LED和太陽能光伏行業的融資行為涉及26家公司、44個項目,擬投入的募集資金總額約161.1億元。而已披露IPO募投項目但還未完成IPO程序的相關行業內公司尚未計算在內。
將從A股融得的巨額資金投入到產能過剩的行業中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上述兩個行業實際上面臨著艱難的局面。稍早之前,國內太陽能光伏產業的4大巨頭英利集團、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賽維LDK太陽能有限公司分別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4家公司共虧損2.9億美元。
據賽迪智庫太陽能光伏產業研究所調查,我國半數以上的中小電池組件企業已經停產,30%大幅減產,10%-20%小幅減產或正在努力維持生產,并已開始不同程度裁員。而一部分有上市公司投資背景的多晶硅項目也在近期開始停產,其中天威四川硅業有限公司已于12月開始進行臨時檢修停產、樂山樂電天威硅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于11月起停產實施技改、新光硅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停產技改半年。
LED行業也好不到哪里去,結構性的產能過剩導致LED在建項目進展遲緩。據高工LED產業研究所(GLII)統計,從2010年到2011年11月底,中國LED大項目共計49個,總規劃投資額2597億,平均一個項目規劃投資額竟高達53億。據了解,目前這些大項目的進展情況非常緩慢,某些項目甚至停滯或取消。
產能過剩帶動了產品價格的下降,并將進一步影響到相關公司的業績。僅僅是2011年上半年,2寸藍寶石襯底的價格從年初最高35美元/片,下降至13美元-15美元/片,平均下降幅度超過50%;LED芯片平均降價25%;LED封裝平均降價23%;LED應用平均降價也達到21%。而不同種類產品價格變化差別較大,部分燈串價格降幅甚至高達75%。受到產品價格下降的影響,部分LED行業上市公司三季報顯示公司凈利潤增速、毛利率和庫存等數據均受到負面影響。
顯然,LED和太陽能光伏行業的產能過剩已經嚴重影響了相關公司的投資回報,但這些公司卻仍堅持將從A股市場上融得的資金源源不斷地投入上述行業。對比一些傳統的產能過剩行業,作為新興產業的LED和太陽能光伏行業出現的情況令人關注。
根據Wind統計,今年截至12月25日,鋼鐵類募投項目總計獲得融資約165億元,與LED和太陽能光伏行業的融資額比較接近。但如果剔除河北鋼鐵增發融資160億元用于收購邯鋼集團旗下邯寶鋼鐵100%股權這一并不增加鋼鐵產能的項目,真正與產能相關的募集資金項目也就不足5億元。可見,資本市場對于同樣產能過剩的行業有著不同的態度。
相較于傳統的產能過剩行業,LED和太陽能光伏行業的投資熱度仍然很高。雖然LED和太陽能光伏行業是新興行業,投資需求確實很大,但使用募集資金投入前景晦暗不明的領域應該引起投資者的注意。另一方面,這兩個行業內非A股上市公司眾多,募集資金投資可能只是全行業超量投資中的一小部分,投資者在關注單個公司募資投向的同時,也應該注意掌握整個行業的動態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