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陜煤集團消息,2020年,陜煤集團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改革發展,經濟平穩運行,全年煤炭產量1.95億噸,同比增加10%;化工產品產量1870萬噸,同比增加4.9%;粗鋼產量1320萬噸,同比增加6%。2020年,陜煤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400億元,同比增長12.4%;利潤總額173億元,同比增長10.2%;全年固定資產投資232億元,超額完成了陜西省國資委下達的指標任務。
2020年是陜煤集團奮力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的收官之年。5年來,陜煤集團綜合實力跨上新臺階,資產規模凈增1500億元,達到5900億元,年均增速6.2%;營業收入規模相繼突破2000億元、3000億元大關,年均增速12.3%;累計實現利潤603億元,較“十二五”期間增加387億元;累計上繳稅金936億元,較“十二五”期間增加482億元;累計完成重大項目投資1572億元,52個項目竣工驗收,15個項目建成投運,新增鐵路380公里,總計鐵路運行里程突破700公里。
從實物量指標看,2020年,陜煤集團煤炭產量較2015年增長39.7%,5年累計生產煤炭9.86億噸,年均增長7.9%;2020年化工產品總量較2015年增長60%,5年累計生產1.02億噸,年均增長12%;2020年粗鋼產量較2015年增長59.1%,累計生產6474萬噸,年均增長11.8%;2020年發電量較2015年翻了一番,累計發電2533億千瓦時,首次實現板塊整體盈利。5年來,陜煤集團煤、化、鋼板塊全員勞動效率分別提高了63%、38.4%和127.8%。
5年來,陜煤集團在陜西省追趕超越考核綜合排名中始終位于前列,以陜西省國資系統五分之一的資產規模,貢獻了四分之一的收入和三分之一的利潤。該集團《財富》世界500強位次由2015年的416位躍升至目前的273位。
“十三五”期間,陜煤集團持續深化改革。他們按照“以煤為基,能材并進,技融雙驅,蛻變轉型”發展戰略,開展了“歸位總部、做實板塊、精簡層級、放活實體”系列改革工作,重塑“分層架構、分類管控、分別發展”新模式。陜煤集團所屬黃陵礦業、陜北礦業相繼摘得第四屆、第五屆中國工業大獎;北元化工在A股主板成功上市;陜鋼集團、北元化工入選國務院國資委《改革樣本: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案例集》。
在創新發展方面,陜煤集團形成了以國家級聯合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為龍頭的科研平臺集群,成立了深圳、上海技術研究院。該集團大力推進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建設,36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23套快速掘進系統、792個集中控制生產輔助系統、97個礦用機器人全面投用,7處煤礦入選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建設名單。重裝集團自主研發制造世界首臺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神木煤化工煤焦油基航天煤油研制取得重要成果。
2016年,陜煤集團與重慶市共同打造了“能源保供+產能置換+常態儲煤+物流投資”商業模式。目前,該模式已在陜煤入川、陜煤入贛、陜煤入湘、陜煤入鄂合作中復制推廣。通過調整市場結構,目前,陜煤集團非電煤占比達到48%。他們加快鐵路運營建設,有效打開了西南和“兩湖一江”市場,形成了“中部看陜煤”格局。5年來,陜煤集團累計投入環保資金88億元,完成了900多個污染治理項目。另外,陜煤集團控股江蘇恒神,進入碳纖維產業;通過資本運作,投資了隆基股份、贛鋒鋰業、彤程新材、東華能源、鹽湖提鋰等10多個項目,目前收益率超過100%,為該集團下一步進軍新領域奠定了基礎。
2021年,陜煤集團提出全年營業收入3800億元、利潤總額180億元的工作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