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鄭州6月8日電 走進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煤機)產業園區,在現代化的廠房內,工人、機器人正在夜以繼日地生產:這里是世界頂級水平的高端液壓支架生產基地,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集煤炭綜采設備研發、制造、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大型裝備制造企業,用一次次技術創新領跑中國煤礦機械行業。
從一家普通企業進入世界頂級煤機行業,經過54年的艱苦創業與跨越發展,鄭煤機成功躋身中國煤炭機械工業50強之首,入選中國煤炭工業100強、全國機械工業企業500強,享有“中國煤機行業第一品牌”的美譽。
然而,這些殊榮的背后,鄭煤機曾經歷了痛苦的跌宕起伏,甚至曾經連續9年虧損,拖欠員工8個月工資,大批人員流失。然而,鄭煤機人從未放棄,他們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開始尋找重生之路。2000年,面對蹣跚在死亡線上的鄭煤機,以董事長焦承堯為首的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伊始即果斷推行以“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為內容的三項制度改革,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增添企業發展的活力。
今年58歲的技師蘆文勇,1975年到鄭煤機上班,他見證了鄭煤機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艱難歷程。蘆文勇說:“1996年至2000年期間,由于煤炭市場的不景氣,導致生產煤炭機械的鄭煤機陷入困境。由于工資不能按時發放,很多工友都到外面自謀生路。還有一部分技術工人,繼續留守鄭煤機,靠零散的外加工業務掙些生活費。自從2000年以后,煤炭形勢好轉,鄭煤機的生產才逐步恢復正常。目前,鄭煤機的全部生產線不間斷生產,工友們不再擔心沒有工作干,沒有飯吃,而是想有更多的休息時間。”
“鄭煤機能取得今天驕人的業績,作為鄭煤機人非常驕傲。”這不僅是技師蘆文勇的感嘆,也是所有鄭煤機人的真實感受。
戰略規劃指明企業發展方向
2000年以來,煤機行業高速發展,吸引了大量企業爭相加入,德國DBT公司、美國JOY公司,大舉進入中國煤炭綜采裝備市場進行收購兼并,搶占國內煤機市場份額;中煤裝備、天地科技等煤機制造“國家隊”牢牢占據原有市場;三一重裝等民營企業、四川神坤等軍工企業,都在煤機行業爭取市場;加入煤機制造行業大軍的各類中小企業更是數不勝數,全國煤機企業一度達到幾千家。煤機企業為爭奪市場大打價格戰,行業利潤快速下滑,中低端煤機產品產能已出現過剩隱憂。在此大環境下,鄭煤機詳盡分析煤機市場未來發展走向,并在深入研究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制定出以“產權多元化、產品成套化、高端產品國際化、中端產品租賃化、低端市場股份化”為內容,指導企業中長期發展的“五化”戰略,為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五化”戰略的指導下,通過改制,企業進一步優化產權結構,引入機構戰略投資者,加深與煤業集團的戰略合作,提升本土煤機裝備的競爭力,鄭煤機以控股或參股形式,先后成立了多家控股或參股子公司,實現了刮板運輸機的自主研發、生產與銷售,成功邁出成套化市場開發的重要步伐;鄭煤機放眼全世界,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以優良的品質和優質的服務實現產品的國產化,目前成功實現向俄羅斯、土耳其、印度市場成套出口,國際市場訂貨總量猛增;通過銀企合作,拓展了銷售渠道,創造了新的利潤增長點,在山西、新疆等煤炭大省重要項目中初步實施了租賃經營,企業知名度顯著提升。
目前,鄭煤機是中國煤機行業的龍頭企業,是世界最大的液壓支架生產商和中國最大的煤炭綜采綜掘成套設備生產商。鄭煤機在包括產品、核心技術、市場、生產裝備和技術等方面的競爭優勢均十分明顯。
產品優勢:鄭煤機自1958年成立以來,一直是中國液壓支架行業的領導者。公司于1964 年設計及制造中國首套液壓支架,并于1984 年設計及制造全球首套放頂煤液壓支架,在厚煤層開采工程上備受廣泛使用。2004年,公司設計及大批量制造中國首套高端液壓支架,使得神華集團及其他中國采煤企業自此可以安全的依賴國產液壓支架而非進口產品。公司于2006年研制出支撐高度高達6.3 米的液壓支架,為當時全球最高的支架,并于2006年獲河南省煤炭工業管理局頒授科技進步特等獎。在2009和2010年公司更突破業界過往最佳的支架高度,推出支護高度高達7.0米的液壓支架,問鼎當時世界之最。經過公司的不懈努力,目前,公司自產的高端液壓支架的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了國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