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光北大街與恒源路交叉口西北角,保定電谷城市低碳公園(以下簡稱“低碳公園”)已投用6年。
作為亞洲最大的光伏建筑一體化城市綜合體項目,低碳公園6年來累計發出綠色電力約1050萬度,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萬噸,成為我市打造“碳中和產業之都”的先行示范模板。
踐行綠色節能的城市新理念,6年累計發電量1050萬度
英利嘉盛總經理張翼飛介紹,低碳公園占地48畝,以光伏與建筑融合、打造“北方小南國”為設計理念,集“光伏+”農業、服務業、科教、娛樂健身、休閑旅游于一體。
漫步公園內,金沙、碧水、火山巖、竹屋、吊腳樓等,隨處都可讓游客感受到濃濃的南國風情。除漂亮的景色外,這座公園還充滿著“黑科技”。
在低碳公園外,光伏綠色建材與建筑集成一體,屋頂、東立面、南立面全部采用英利集團旗下嘉盛公司(下稱“英利嘉盛”)第7代光伏建材“琉璃·空明”,建設規模約2.39兆瓦。
這座會發電的低碳公園自2015年并網至今,累計發電量1050萬度,相當于節約標準煤42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469噸。園內種植的各類綠色植物可實現每年減排二氧化碳約365噸,成為低碳保定的重要示范窗口。
作為我國首個零碳研究機構——零碳研究院的首批成員單位,公園還在光伏建筑一體化基礎上增加了大量的零碳元素,帶領更多游客特別是少年兒童參與到零碳發展的行動中,為普及光伏知識、提升環保意識、踐行綠色節能的城市理念發揮了重要作用。
低碳公園建成至今,累計接待游客超340萬人次。
低碳公園每年可減碳比例約66%,
節能環保與經濟效益并存
張翼飛介紹,以2019年低碳公園發電量與市電使用量數據對比為例,2019年低碳公園累計發電約180萬度,全年實際用電約330萬度,光伏綠色電力占低碳公園總用電量的54%,再綜合綠植減碳量,低碳公園每年可減碳比例約66%,為碳中和綠色建筑樹立了標桿。
光伏建筑一體化帶來節能減排效益的同時,還為綠色建筑提高經濟效益提供更多可能性。
張翼飛稱,光伏建筑一體化所發綠電除可以直接上網交易外,今年7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開啟,交易首日成交均價51.23元/噸。按照以往光伏發電CCER(中國認證減排量)核算,低碳公園累計減排收益約45萬元。
引領綠色建筑的新風潮,
低碳公園技術已經升級5代
“低碳公園是英利嘉盛光伏建筑一體化示范建筑第7代產品,而如今第12代光伏建材產品也已經投入市場。”張翼飛表示,深耕光伏建筑一體化領域10余年至今,英利嘉盛已自主研發12代光伏綠色建材。
目前,英利嘉盛相關產品已通過全球首個光伏建筑一體化行業的萊茵TUV認證,通過行業首個TUV和CQC建材雙認證,同時獲得光伏建筑一體化行業全國首張綠色建材認證證書。
“大力發展光伏綠色建筑,將對我國全方位邁向零碳社會,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張翼飛表示,未來,英利嘉盛將繼續加大這方面產品研發力度,為建筑提供更綠色的超低能耗解決方案,同時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城市更新、城市亮化,為我市打造“碳中和產業之都”做出更大貢獻。
|